五 14
名為TAICA的小小革命
身為一位科技人,也是一位母親與教育工作者,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我們能不能不只是抱怨制度,而是實際做些什麼?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對臺灣教育體制的觀察與反思,也分享了我與一群夥伴如何透過「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嘗試打造一條更公平的學習路。這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而是一場不動搖根本的小革命。因為我相信,孩子的未來,值得我們為之努力。
(照片來源:作者與ChatGPT協作)
四 14
高教權益與政策的推手——教師會
很多同事都積極參加教師會,這引起我對這個組織的好奇心,因此我也參加了美國的教師會,體會到教師會組織對高教及教師的貢獻。
(照片出處:Photo by Tomas Sobek on Unsplash)
在泰雅族、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吉娃斯」是個普遍的女性名字。以「吉娃斯」為主角不止凸顯原住民族女性在自然智慧傳承的重要價值,更是鼓勵女孩們從事科學。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攝於國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的竹屋教室內的排灣族石板屋智慧AR互動區)
三 14
在火星上努力奮鬥的金星生物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不外乎女性的生理劣勢,常見特質柔弱文靜,以及東亞文化對女性刻板期待、男尊女卑、女性就應該照護家人,因為女性擔負了生育的能力,也常被期待對家庭有更重的照護需求。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