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孩遇到女人|一場女孩與女人的連結
這一天(3月5日),暖風煦煦,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度過美好的週六上午。一群女科技人,或者擔任講者,或者擔任工作人員,歡迎著來自不同學校的女高中生齊聚一堂,學習可以是那麼溫暖,互動可以跨越年歲。以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四位女高中生寫下的活動紀實。
「這是一場女孩與女人的連結,在這當中大家都脫下了自己的保護殼,互相分享、交流。我在裡面扮演的角色是聆聽,細細的聽著每位帶著許多知識,力量的女性分享她們的經驗,而這將成為我的養分,也將會是我向前看齊的目標。」
(紀實文章共分為四篇【會後報導】,收錄於電子報第171期)
這一天(3月5日),暖風煦煦,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度過美好的週六上午。一群女科技人,或者擔任講者,或者擔任工作人員,歡迎著來自不同學校的女高中生齊聚一堂,學習可以是那麼溫暖,互動可以跨越年歲。以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四位女高中生寫下的活動紀實。
「許醫師的演講非常有趣,比起學術理論,更多的是她實際經歷的病患經驗。許醫師笑著說,自己以前也不太喜歡聽很多學術內容的演講,所以選擇用像是說故事的方式在介紹耳鼻喉科。」
(紀實文章共分為四篇【會後報導】,收錄於電子報第171期)
這一天(3月5日),暖風煦煦,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度過美好的週六上午。一群女科技人,或者擔任講者,或者擔任工作人員,歡迎著來自不同學校的女高中生齊聚一堂,學習可以是那麼溫暖,互動可以跨越年歲。以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四位女高中生寫下的活動紀實。
「電機系從來就不是有些人自以為認知的做黑手、修水電、爬電線桿的工作性質,而是以設計與跨領域整合為重點。這樣的工作需要細心與耐心且若是對於物理、數學不排斥的話,女生很適合唸電機系。」
(紀實文章共分為四篇【會後報導】,收錄於電子報第171期)
這一天(3月5日),暖風煦煦,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度過美好的週六上午。一群女科技人,或者擔任講者,或者擔任工作人員,歡迎著來自不同學校的女高中生齊聚一堂,學習可以是那麼溫暖,互動可以跨越年歲。以下,讓我們一起閱讀,由四位女高中生寫下的活動紀實。
「在這場演講中,不論是元宇宙、micro-LED、 AR及MR的知識、高科技的影片展示、工研院研發的體感手套介紹等,蔡副理經驗豐富的娓娓而談,將這種結合虛實世界的雙重概念講解演說得美妙絕倫,引人入勝,令人受益匪淺,獲益良多。」
(紀實文章共分為四篇【會後報導】,收錄於電子報第171期)
2021年「女科技人大會」(2021 Women in Science & Technology Convention, Taiwan)於12月11日於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以實體/線上會議綜合方案舉辦,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科技女力進行式」。
從瑪麗‧居禮(Marie Curie)、吳健雄到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不少女性科學家們總在科學界突破性別的藩籬,展現強大的力量;在臺灣的學術界亦是如此。為了讓國內女性學者有一個暢所欲言的成果分享、交流空間,科技部自然司串聯自然科學的四大領域,在秋高氣爽的10月底辦理了「2021自然科學領域女性學者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