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愛,能和人事物產生連結,因為愛,會主動的渴求能為所愛的事物帶來正面的意義,可是世上事物萬萬千千,要怎樣才算正面?這沒有一定的答案,要鍥而不捨的追尋,「觀察、提問、假設、行動」的在不斷的失敗中找出最有貢獻的事物,而這才是科學精神。
幼兒園的孩子有這樣的能力,看到天上的月亮會問:「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走?」遇到雨天會問:「天空為什麼會下雨?」還記得那充滿為什麼的年代嗎?還記得自己從什麼時候不再開始問為什麼嗎?為什麼?
如果幾年前曾有港務局的承辦人員問『為什麼我們不用對鋼索做定期檢查』,然後根據這個問題找了專家協助,今天不會有這麼多哭泣的家屬。如果幾年前台鐵能確實檢討並改善『為什麼我們的班次不能準時?』,就不會有普悠瑪出軌事件。如果觀光列車的設計者問『為什麼石虎和花豹長得這麼像?』,就不會有後來一堆風暴。
科學不是科研人才才需要著重的訓練,這是各行各業都需要保有的精神,科學訓練理論上該讓所有的人當問了為什麼後,還能透過各種邏輯分析能力來找到解答,這些分析能力常能透過模仿過去偉大的科學家來得到。
在學習力學的時候,我們走在牛頓當年的足跡上,理解為什麼這些公式會這樣產出?為什麼只是在算行星軌跡,就要發展微積分,非微積分不可嗎?
在學習電磁學的時候,我們跟著法拉第、安培等人的步伐,理解當年設備這麼缺乏的時候,怎麼還能找到『電生磁、磁生電』的關聯?然後理解當年特斯拉和愛迪生的爭霸戰『交流、直流』是怎樣影響到後代。
科學史上有太多可以借鏡的例子,想著我們的孩子有這麼多巨人的肩膀可以利用,不是一件讓人很興奮的事情嗎?
在踩著巨人的肩膀時,我不求孩子們能記下牛頓的微積分或是法拉第的公式,我希望有老師能引導他們能記得問Why? How? and What? 我希望孩子們能長出力量來連結不同的事物,這是這個世代的孩子都該有的力量,而這樣的力量越早培養越好,如果只打算到大學再來著手就太晚了,會事倍功半的。
只是夥伴們,要讓吃慣重口味的孩子們懂得食物原形的美,會經歷過一段艱難的過渡期,在這期間,請與我們同行,只有一起努力才能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