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
《女科技人電子報》將陸續新增音訊與影視媒材,敬請拭目以待^^
-
2021四月號 160期 主編的話 2021.04.14
剛過完象徵春天的復活節和春假,四月下旬我們迎來重要的「世界地球日」,倡議大家實踐環保。當下台灣面對兩個重要環保作為的爭議,「藻礁保護」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案」的討論,生態科學、環境科學、海洋工程、經濟學及綠能等專家及團體,都有許多發言及討論。「環境保護」相關的領域,在理工學院中女性教師及女性學生的比例向來就高於平均,本期電子報為大家帶來相關的人物及議題介紹。
-
〈口述歷史與訪談 看見女性環境倡議者身處疫情下的困境〉 2021.04.15
自從今(2020)年3月定調為「全球大流行」狀態,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已邁入第五個月。守護世界各地嚴重受脅生態系的環境倡議者,這段日子以來必須適應這場全球大流行疫情對他們的社區與(尤其是)女性所造成的連鎖效應。研究指出,女性受到環境與氣候變遷議題影響的程度高於男性,她們也較有可能落入貧困並高度仰賴自然資源為生。
(此篇轉自環境資訊中心,稿源:Mongabay。照片出處:TEWA)
最新資訊
-
DOW教師共學增能工作坊 2021.04.14
寒假裡,我們和20位左右的老師們一起在科教館「#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展場中共學了三天。
我們從性別角度出發去思考 #使用者中心設計,學習不同 #科技工具 並應用於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中;同時,以 #專案導向 方式串起整個學習體驗,希望老師們以專案的方式去操作自己的 #教案設計,更希望老師們在教案中也融入專案學習的元素。最終,希望老師們透過這次工作坊,重新思考 #博物館教育 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未來教學中使用博物館資源。
聽起來是不是很精彩、很充實呢?所以,錯過了寒假場的老師們,別再錯過暑假場啦!
7/9-7/11,不管是對於博物館教育、#STEM教育、#性別教育、專案學習等各種主題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們,都很歡迎來參加!
?#DOW教師共學增能工作坊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gkl5E
(照片出處:博物館展示教育推廣計畫臉書粉絲專頁)
(全文轉自博物館展示教育推廣計畫臉書粉絲專頁)
-
專訪環評委員袁菁教授 2021.04.14
也許因為我有在中油工作的經驗再唸書,回來也曾參與過高雄市環保局委員會,參與的好處是讓我可以理解政府的政策,也可以理解業界的需求,這樣一路走來對我的教學是有幫助的。當我跟學生談很多問題時,是有溫度的,因為它真實的發生在生活。
-
工安環保工程師的線上人生 2021.04.14
我服務的單位,是一間營運超過45年的傳統產業工廠,非常有歷史!它仍維持著95%以上員工都是男性,5年前才出現第一個女性主管-我。我從品管研發工程師調到職安組,當工廠的工安和環保業務部門主管,原本工作的9成也跟著我到了新部門。
-
從傳產到健康促進產業,女企業家開啟智慧化運動革命 2021.03.14
緣起-年輕與美麗是人人追求的夢想。我從年輕創業到兒女長大,人生中充滿了許多樂趣與煩惱。特別是孩子長大成人獨立在外求學,不在身邊的時候,開始思考下下半輩子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慶幸自己年過半百,但在外型體型沒有顯示出老態,我想那是基於崇尚自然科學的保養觀念,遠離藥物並且提升免疫力,讓身體擁有自癒能力,這是我長久以來堅持的態度。
-
做妳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可以了 2021.01.14
「做妳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可以了」
可麗曾經是我的學生,她留言說她去聽了一場學校對家長辦的108課綱說明會後,陷入恐慌,需要和我談談。
可麗說:「來參加說明會的家長,各個似乎早就對108課綱瞭若指掌,問出來的問題已經是進階、進階、再進階的了。散場後,我整個擔心到坐在椅子上,無法動彈。」
我說:「真的,我們大學端的老師因為要審查入學申請,第一次去上課時,我也和妳一樣感到霧煞煞的。是說,妳擔心的是什麼呢?」
-
【422地球日】友善地球,從永續生理期用品開始 2021.04.14
月經是女人生命中長時間相伴的「好朋友」,但妳想過嗎?若每個月生理期來,都使用拋棄式的衛生棉、衛生棉條等不可回收的用品,女性一生將產生這些生理期垃圾:
衛生棉:14,400(大約100公斤)
棉條:12,000(大約16公斤)
也因此,最近越來越多女性使用更永續的衛生用品,讓我們看看這些對地球更友善的生理期用品吧
(照片出處:Unsplash)
-
考試不能決定我們的一輩子 2021.03.14
幾十年後,回頭想想當年爆掉的大學聯考,我慶幸自己當年考差了!這個失敗讓我跌到心情的山谷下,也讓我自覺得不如人,還好當年年輕、沒太多人注意自己,我可以慢慢地學著靠自己的能力再次爬山。
-
慈大與女科技人學會打造女性參與STEM機會 2021.04.14
在臺灣,女性在「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4個專業領域,亦即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簡稱STEM)的領域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明顯低於男性,慈濟大學與台灣女科技人學會於3月27日共同舉行春季研習營,邀請劉怡均校長、朱紹盈醫師、王帛霞教授及謝明蓁醫師講述自己的專業和職場經驗,期許能鼓勵更多女性進入STEM的領域,同時相互簽署學術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在教學與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互動。
-
Recycled plastic bricks stronger than concrete 2021.04.14
一名肯尼亞創業家用廢棄的塑料變成可以承受比混凝土承重兩倍的磚塊。
(照片出處:Atlas of the Future)
推薦閱讀
-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Phoebe在美國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身兼女人、職業婦女、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多重角色,讓她對美國女性的處境有相當深入的認識,也產生許多體悟。因此,她以自身受亞洲文化影響、並浸淫於美國文化的思維,寫下對東、西方女性在面對感情、事業、家庭與自我時,相同與相異的深刻觀察。
「iRead灰熊愛讀書」網站提供內文試閱。
心的方向,
是最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