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
《女科技人電子報》將陸續新增音訊與影視媒材,敬請拭目以待^^
-
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讀後感 2021.01.14
18世紀,母職天賦論開始興起,盧梭就主張女人天生就該當養育者,整個社會就此把女性定位成孩子的生養者。這些思想到現在還在發揮影響力,當許多女性想兼顧育兒及工作時,就會油然生出罪惡感。1993年的一份調查顯示,93%的女性認為有嬰孩的女性就不該工作。直到現在,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仍有70%是女性。這意味者,即使思潮轉變,育兒的職業女性仍必須是超人般的存在。
(封面照片截圖出處:這些創意超有梗臉書粉絲專業)
最新資訊
-
那些年的女書店:故事沙龍 2020.12.14
:::那些年的女書店:故事沙龍:::
1994年,華文地區第一家女性主義專業書店「#女書店」創立了。
26年來,女書店佇立於台北街頭,乘載了許多人的故事,也陪伴大家一起走過。你是否好奇:女書店的成立,有著怎麼樣的一段故事,是什麼契機發起?怎樣獨特的擘畫遠景?如何在那個年代引領時代風騷?
在2020歲末,女書店十分榮幸邀請到現任負責人吳嘉麗老師,和我們分享女書店從草創時期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12/27故事沙龍|讓我們搭乘時光機,跟著吳嘉麗老師的視角與觀點,一起聚敘「#那些年的女書店」故事。
● 時間:12/27 (日) 14:00-15:30
●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 講者:吳嘉麗|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創會理事長、女書店負責人(2018-2021)
● 入場費:入場費|150元,現場繳費(附贈購書優惠券50元乙張,不包含影音與寄賣商品,限當日使用)
●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4mzY22
-
將地理學關懷帶入警消教育前線 ——專訪中央警察大學防災研究所副教授林貝珊 2021.01.14
林貝珊所設計的課程,最大的特色便是會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調查,透過實際踏查及訪談,讓學生親自與當地居民接觸,嘗試理解不同地方、不同人與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警大體系及公部門背景的學生非常重視指令,並且很自然地會用政府的角度執行與思考。「在地理系,你會覺得出野外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警大幾乎不會有這種活動。但我想讓學生可以察覺到一些地方柔性的事情,而不是只有那麼硬梆梆的思考方式。」林貝珊回應設計課程時的初衷。
-
學生方程式賽車工程師的一日 2020.09.14
(封面圖為清華第五代四輪驅動電動賽車。照片來源:清大賽車工廠。)
天色還未全亮,早晨五點鐘,我便離開宿舍前往賽車工廠的所在地-科儀中心,和車隊的同仁們一起整理待會試車要用到的調整及維修工具。將自製的賽車推上貨車後,開往試車場地進行試車。雖然又熱、又累,但是看到自行設計、製作、組裝的賽車能在路上奔馳著,臉上的笑容與成就感便取代了抱怨。
-
學校沒有告訴妳的,成為博士之後的天堂路 2020.12.14
前陣子我和多位女科技人參與女科技人的形象影片拍攝,其中一環是錄下我們對新生代的女孩們想說的話,於是拍攝前我們邊聊天邊討論該對新生代說什麼,突然其中一位女學者說,現在女性追求學位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不在求學,而是在取得學位之後。
-
做妳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可以了 2021.01.14
「做妳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可以了」
可麗曾經是我的學生,她留言說她去聽了一場學校對家長辦的108課綱說明會後,陷入恐慌,需要和我談談。
可麗說:「來參加說明會的家長,各個似乎早就對108課綱瞭若指掌,問出來的問題已經是進階、進階、再進階的了。散場後,我整個擔心到坐在椅子上,無法動彈。」
我說:「真的,我們大學端的老師因為要審查入學申請,第一次去上課時,我也和妳一樣感到霧煞煞的。是說,妳擔心的是什麼呢?」
-
迷霧中的探險:尋找答案的過程 2020.11.14
小時候心中不斷有個聲音:「我長大以後到底要做什麼?」長大以後,問題變成:「我到底適合做什麼?」到了現在,我清楚知道問題的答案不是在某處等我,而是要靠自己不斷地調整、去開出一條路來。事實上,問題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尋找答案的過程。
-
「別只讓陳時中在累!」建築師如何揪建築國家隊 3天蓋出移動負壓病房? 2021.01.14
4月底成功大學大學路側的校園,豎起了一棟白色組合屋。乍看像個建築工務所,其實是幢五臟俱全的「防疫方舟」——這是全球第一個可拆解回收的負壓病房,搭載台灣醫療、建築與科技技術,可防傳染、接水電、3天組合完成;而且設計圖全公開,全球免費下載。
(照片出處:未來城市)
推薦閱讀
-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Phoebe在美國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身兼女人、職業婦女、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多重角色,讓她對美國女性的處境有相當深入的認識,也產生許多體悟。因此,她以自身受亞洲文化影響、並浸淫於美國文化的思維,寫下對東、西方女性在面對感情、事業、家庭與自我時,相同與相異的深刻觀察。
「iRead灰熊愛讀書」網站提供內文試閱。 -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於2010年修訂,增加訪談、無性別歧視、理論圖形等章節。十年之後這本《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又增補了白話知識論、研究策略與方法、研究倫理等單元。不論是新進或資深的研究者,甚至是不在學院中的社會人士,都能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對於生活與研究的靈感與啟發。
心的方向,
是最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