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筆者想做有魔力的具體互動式教學,讓學習數學的品質,提高到比玩遊戲或說故事更引人入勝的境界!

藉由此次規劃聯合國周邊論壇活動,想把推廣數學教育的理念,帶到婦女大會上,讓更多的女孩有機會在更早更Young 的時期,就被數學的美好給啟發,或嘗試啓迪家長們對於女性學習數學的改觀!

十九世紀不為人所熟知的先驅女科學探險家們,在張文亮教授筆下,是一篇篇動人且發人深省的傳記故事,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和人道主義,她們更是激勵近代女性投入科學及相關研究的重要推手。

因為她們,我們存在!
 
你不該只知道居禮夫人,更不該只認識愛因斯坦,有更多的女科學家讓我們不再受天花的威脅、了解DNA的重要、能運用抗生素對抗病毒……,她們的堅持才可以推動世界的前進。

本書收納從15世紀至近代的16位女科學家,包括微生物、病理、疫苗、放射線或教育等領域,因為她們的努力,才讓我們得以享有現在的生活和文明。

最早識別出人類冠狀病毒的人是一位女性,英國病毒學家、病毒成像專家瓊·阿爾梅達(June Almeida)。她出生於蘇格蘭,父親是當地一位巴士司機,她16歲中學畢業後即開始打工謀生。

很多人因此說,「疾病是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不管是富有/貧窮、白人/黑人/黃種人、男性/女性或其他性別者,皆有同等的機率感染上新冠肺炎,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斯、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美國樂壇天后瑪丹娜也自陳染疫。
 
然而,病毒看似是以「公平」的機率感染每一個人,但卻有「#不平等」的性別效應。

◤ 2020 女書店女性主義系列課程「女性主義能做什麼?」 ◢ 開始報名!? 

自7月24日至8月30日止,週五、週六、週日下午2:00-5:00(3小時),與 #十二位專家學者交流,共聚女書店。

女書店在暑期舉辦女性主義系列課程──「女性主義能做什麼?」,與你一起激盪、思辨、再反思,讓我們的生活場域,成為女性主義的實踐田野! 

女性主義能做什麼?▸▸報名連結:https://reurl.cc/3DbDyl

學科選擇是一系列綜合的決策和考量。在我們想「女生為什麼”不”學理工科」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能力的差距,性別刻板印象帶來的自我否定等等。有些女性確實深受刻板印象的影響,早早退出了競技。研究發現,男生在科學方面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比女性更高——自我效能用於衡量個體本身對完成任務和達成目標能力的信念。76%的地區裡,男生對科學和數學更感興趣,他們也往往更自信,而在興趣與自信上,社會因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相信許多人也同我一樣,在求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聽到過「女孩子學不好理工」「女孩的理科頭腦先天就比男孩差」這樣帶著強烈性別刻板印象的無形框架與心理暗示。雖然現在我們知道這樣的偏見已被大量的科學研究給打破,但即使在生物學上已證實「數理能力並未因性別而有先天差異」,卻也未能立刻緩解與消除社會學上的「因歧見而造成的後天區別」。

從廣告公司到科技業,從平面設計師到UIUX產品設計師,現在是資深產品經理。一路走來不斷跨領域,以及不斷升級自己。誰說女生就是數理不好?誰說數理不好就不能進科技業? 科技業這條路讓我把人生越走越廣,越走越精彩。

我認為人生而平等,不應受性別而局限了生命的格局,每個人都應該多元嘗試與學習,不論嘗試的結果好壞,你都是贏家。因為只有更了解自己的長處以及喜好,才更能往自已擅長的方向去專研與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