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溫執行長的分享,宏觀了我的視野,也帶我從不同觀點看待女性在資工領域與AI的應用與前景,女生真的並不比男生差,很多是被自身狹隘住,心有多大,未來的世界就有多大,而AI就是最好的工具。

(照片出處: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

謝謝父親,用他「一個人的老後」,教會我面對生老病死、愛別離苦。人生七十才開始呢!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因為被照顧,也學會照顧,都成為更完整的人。

(封面出處:作者提供)

許多學生都需要修統計課程。優秀的學生要努力學習一系列看的希臘字母,逼迫自己記住一系列公式,考個高分,日後才能順利申請上一間頂尖大學。很可惜的是,廣大優秀學子學習統計學的大部分精力可能都花在理解艱澀的希臘文碼和數學方程式上,而很少用於實際應用。

(封面出處:Unsplash)

至今我還記得我第一天到產科護理站報到時候,單位主管第一句話說「我不歡迎你來實習。」以至於臨床指導老師及單位學姊們漠視了男性的立足點,更不期待男性學習產科護理。

過去的經驗裡,運動內衣是比較少被關注的,不論是男、女體育老師,都很可能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這應該是多數體育老師都面臨的困擾,但我們還是要持續努力,用學生和教師都舒服的方式,一步步打造更安全、具包容性的運動教育空間。

(照片出處:Unsplash)

為了了解考古學的內容──人類的社會生活,我們需要學習許多理論知識與方法技術,包含為了獲取材料而進行的田野及取樣方法,以及對空間、器物的分析等。操作方式雖然講求科學原則,要能經得起檢驗,但最終目的仍是對人類本身的關懷,並期望透過對古代社會、環境的探索,增進我們理解現代社會何以如此。

更多文章:

期數
標題
作者
吳嘉麗|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創會理事長
潘瑋|新竹縣照海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負責人、自然科學教師
陳宜欣|國立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副教授
冉曉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教授
薛文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師學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主委
楊婉婷|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輔修大氣科學系
陳宜欣|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Blog「教書匠的夢想」作者
徐芳姿|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
口述 Dr. Christine Tippettr 撰稿 彭郁珊|國立屏東大學 科普傳播學系數理教育研究所
陳宜欣 國立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副教授
郭葉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副教授
賴衣琳|陽明大學護理系二年級
郭葉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副教授
劉佳兒|工研院材化所 儲能組資深研究員
蔡惠婷|曾任國小教師、新竹市東區議員參選人
林家如|台灣女建築家學會(WAT)共同發起人
郭葉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副教授
小龜老師|昆蟲學學士碩士、自然生態講師
劉珊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生、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科學學習中心 實驗組
楊悠娟|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副教授
潘瑋|前國立中正大學物理系 助理教授
郭葉珍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副教授
趙奕姼 | 中央研究院 化學研究所 研究員
白曛綾|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教授兼任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