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記錄了侯宜秀律師應台灣國際智庫組織 TIA 台灣勵志協會之邀,於 3 月15 日於該會由鄒明珊策劃的「科技女力」系列中發表演講。演講主題為「從 DeepSeek看AI發展趨勢與治理──台灣的因應之道」,由該會執行長賴榮偉的現場筆記整理而成。
【0315 TIA名人講堂】
時間:03/15(六)14:00 - 16:00
講者:侯宜秀律師
現職: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秘書長
主題:從 DeepSeek 看 AI 發展趨勢與治理—台灣的因應之道
地點:台灣勵志協會(TIA)
「DeepSeek帶給台灣與世界的省思,在於『負責任的AI開發』以及『負責任的AI素養』。人工智慧的發展,關係國家的競爭力,但更應符合永續發展與人類自主。」
TIA台灣勵志協會很榮幸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律師進行一場「從 DeepSeek看AI發展趨勢與治理—台灣的因應之道」的精彩講座。「科技女力」系列第二場,談的是中國AI的真相,啟示者乃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發展。
侯宜秀,台大法律系學士,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專長涵蓋數位治理法制、資訊治理、跨領域與組織協作、開源模式機制與授權。侯律師的經歷橫跨產官學。目前更擔任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民間委員、行政院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數位部「AI 產品與系統評測中心」制度推動委員、全國律師公會人工智慧發展與應對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她的志業在於健全台灣科技生態系統,推動人才、技術與法規完善,包括完成立法院首份「開放國會行動方案」與深耕「數位公民素養」等新世代社會基礎建設。
中國的DeepSeek問世,震驚科技界。從V3到R1,國際市場假消息亂竄。DeepSeek真能撼動科技強權?
「DeepSeek的發展有兩點,其一,該公司並非中國官方所屬意;其二,來自中國工程師從『開源社群』的努力。」只不過,縱然DeepSeek帶給世界的啟示是「開源」的重要性,但其發展絕對離不開中共的控制。
對筆者而言,Daron Acemoglu與James A. Robinson兩位學者的名作《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早已說明,唯有民主制度的開放與包容方能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這也是國家富裕或衰敗的關鍵。(這個我是作者?還是侯律師?)
「現在的AI已經從『專才』走向『通才』。」侯律師以身試法ChatGPT。僅一張EU AI act risk-based approach金字塔圖,可以生成專業性的文字與語音解說。
「可以想見,生成式AI會成為詐騙集團的犯罪工具。」事實上,國際最大的詐騙集團來自於獨裁國家所主導。DeepSeek的真相與啟示,即AI發展安全與監管的挑戰。
「中國聊天機器人已是假訊息的製造者。」從「AI資安」(AI Security)與「AI安全性」(AI Safety)的概念出發,中國模式的發展非常「不負責任」。
「AI資安」關注:保護AI系統免受網絡威脅、敵意攻擊與濫用;「AI安全性」範圍更廣:確保AI以有益且不會造成危害的方式運作,防止錯誤、偏見、意外後果以及潛在的生存風險。「『AI安全性』的關鍵更在於『價值對齊』:『我們如何使人工智慧穩健地服務於人道價值觀?』」因此,不難想像為何中國AI的「不負責任」。
從AI模型的訓練到使用的過程(資料、演算法訓練、安全護欄),中共的監管無所不在。模型在訓練過程中的大數據以及演算,都必須是中共所餵養的「偏見」,訓練後的使用更得符合共產黨的政治領導。中共監管的具體措施更包括設置監看人員的內容審核。
「中共的審查特點有:即時阻止敏感內容的生成、對某些問題拒絕回答與產生答案後又被刪除的情況。」侯律師提問案例一:「具體說明台灣相關議題上,要如何進行內容審查以避免錯誤的資訊輸出?」DeepSeek回覆:「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侯律師提問案例二:「新疆維吾爾人拘留營的情況如何?」DeepSeek回覆:「所謂新疆的拘留營說法乃不良用心之人徹頭徹尾的謊言。」BBC NEWS的提問為案例三:「台灣是一個國家嗎?」DeepSeek回覆:「中國政府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
對侯律師而言,面對「不負責任」的中國AI威脅,從「AI資安」到「AI安全性」,從私部門到公部門,台灣該有的治理之道如下。
第一,發展透明、可驗證的對應中國審查的評量機制,並公布各模型的驗測結果;第二,建立台灣觀點的資料集,並開放予全世界利用。第三,蒸餾出「矯正」後的中文開源模型,以腦力補足算力。第四,持續而長期的反饋和快速迭代修訂。
非常感謝侯宜秀律師如此專業卻迷人的心靈饗宴。
面對現場的提問:「AI是否發展超級AI以毀滅人類?」侯律師的回覆,發人省思:「是AI毀滅人類?還是人類毀滅人類呢?」
今日的科技女力講座,令筆者不禁想起美國女性主義者、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教授Donna Haraway在1985年發表的「賽柏格」(Cyborg)宣言:「賽柏格政治是為了語言的鬥爭;反對完美溝通的鬥爭;反對那可以完美翻譯一切意義的單一符碼與陽物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核心教條。」「賽柏格」一詞,源於機器控制論(cybernetics)與有機體(organism)的結合。她的話語更在於揭示語言是權力的工具、語言並非中立(存在偏見)、技術發展應尊重人類多樣性、批判父權結構等。
省思中國AI的威脅以及人類對AI治理的實然與應然,40年前的Donna Haraway論述顯得洞燭機先。
最後,誠如前任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Arati Prabhakar所言:「我們需要確保人工智慧的風險和利益得到平衡。」而Melinda Gates(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共同創辦人)便強調:「當女性的聲音缺席,科技就無法真正為所有人服務。」我們期待下一場TIA科技女力系列的名人講堂。
賴榮偉 博士
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
【講師介紹】侯宜秀,台大法律系學士,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專長涵蓋數位治理法制、資訊治理、跨領域與組織協作、開源模式機制與授權。
經歷橫跨產官學。目前更擔任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民間委員、行政院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數位部「AI 產品與系統評測中心」制度推動委員、全國律師公會人工智慧發展與應對委員會主任委員。
致力健全台灣科技生態系統,推動人才、技術與法規完善。完成立法院首份「開放國會行動方案」,深耕「數位公民素養」等新世代社會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