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電腦科學的夢想來自一位女性嗎?甚至世界上的第一台電腦,只有心思細膩的女性才可以在上面寫程式。香港大學SPACE客席副教授、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潘天佑在 「TechGirls講座」上,借用歷史上知名女性科技人的故事,鼓勵台下的國、高中女學生不要害怕投入電腦科學領域。
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加入科技領域?潘天佑提到,目前微軟的女性員工只佔了百分之二十,但是微軟的客戶有一半是女性,假使產品的設計者屬性太過單一時,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創新來自於多元。
由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胡敏君教授、美國在台協會(AIT)及台北科技大學共同舉辦「TechGirls講座」,活動邀請女人迷創辦人張瑋軒、夢想動畫互動部總監吳文琪、雷亞遊戲遊戲工程師甯芝蓶以及潘天佑在內的四位業界專家,分享他們的職場經歷與探索過程;同時也邀請了2022年暑假前往美國參加美國國務院舉辦的「2022科技女孩」(TechGirls)國際暑期交流計畫的兩位高中女生,分享她們的活動經驗與心得,希望能激勵台下的國、高中女孩投入STEM領域。
女性的科技能力真的比較差嗎?
一般提到電腦科學家,許多人腦海中可能會浮現不少知名的男性面孔,但是,潘天佑提到,歷史上第一位電腦科學家是19世紀英國一位女性,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她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數學家。
愛達後來認識了一位工程師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並參與了巴貝奇夢想中的分析機的開發,這台機器能用機械的方式執行計算處理。在與巴貝奇的交流中,也啟發了愛達的許多科技想法,促成電腦程式的誕生。愛達更曾斷言,未來的分析機將可以處理數字以外的事情,甚至可以進行音樂編曲等運算。
直到1945年,美國賓州大學才製作出第一台電腦ENIAC,可以看到許多歷史檔案照片上,與ENIAC合照的多是女性,因為當時在這台複雜的機器上面寫程式都是女性。潘天佑透過這兩個故事,向台下的同學說明女性其實距離電腦等科技並不遠。
不要停止想像,不要羞於爭取自己的想望
張瑋軒提到,自己在十年前創業的時候,在眾多創業家的場合中,能看到的女性只有她一個。當時也面對許多質疑的聲音,在每個場合中,更是必須十分努力的舉手,希望可以讓大家看到她的存在。於是,她也在演講場合中帶領現場同學練習舉手,不再只是舉一半,而是能自信表達自己的看法。她也鼓勵現場同學,面對性別不平衡的環境時,讓學習與興趣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
吳文琪以自己的成長過程為例,讀過美術班、當過理組學生,卻發現都不太適合自己,直到有天看到數位媒體設計系,融合了美術、程式,還需要邏輯能力,才找到了動畫與互動這個能發揮自己專長的領域。因此,她建議高中生可以多學習,多走走闖闖,每一步路都算數。
擇其所愛 所有人都能不受限於標籤
「剛上大學的時候,發現系上的同學都很會寫程式,尤其是男生,所以是不是我不適合寫程式?」現於雷亞遊戲擔任遊戲工程師的甯芝蓶,回想起自己大學時,系上同學各個都是程式高手,因此,她只能不斷鞭策自己追趕強者的背影。直到大二的時候跨選了心理系的普通心理學,開啟了自己的視野。同時,她也加入系上的人機互動實驗室,這才發現資訊領域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她開始思考,如果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典型的寫程式的強者,那麼,屬於自己獨特的價值是什麼?
於是,她開始走出舒適圈,嘗試不同的領域,在這些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了解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之後,甯芝蓶也明白過往廣泛接觸了不同的領域,看似不務正業卻是自己的最大優勢。
女生在科技產業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甯芝蓶說:「No but actually yes。」對軟體工程師來說,工作所需的能力其實並沒有性別的差異,但是社會的現狀其實還是有差異的,而這些差異主要來自性別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可能會影響到表現。
現實中,女性在資工科系或是科技業中的比例依然偏少,這在注重討論的軟體產業中,女性可能會因為覺得勢單力薄,而容易放棄。原本選擇這條路的人就少,中途又有一些人放棄,最後真的留下來,成為成功案例的女性就更少了,這也更加深社會的刻板印象。
她也提供一些破解刻板印象的方法:覺察「刻板印象」不被大腦所騙;積極透過社群建立人際的連結;嘗試尋找更多在科技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最後更期許:「所有人都能不受限於標籤,擇其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