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誠摯感謝台灣女科技人學會與慈濟大學的經費補助,讓我有機會前往保加利亞參與「第六屆國際天然物質應用會議」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Products Utilization: from Plants to Pharmacy Shelf, ICNPU 2025),並發表研究成果。此次參與不僅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更強化了我作為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信心與使命。
ICNPU 2025於5月26日至30日在保加利亞班斯科市舉行,由保加利亞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辦。會議聚焦天然物質於藥物研發、營養補充、生物醫學與農業應用的創新研究,吸引來自逾三十五國、三百餘位學者、業界代表與政策制定者參與,展現極高的國際性與跨領域合作精神。本屆會議涵蓋主題廣泛,從天然物質的藥理效應與機制探討、新藥研發與結構優化、傳統醫藥與現代科技的整合應用、天然物質的萃取與鑑定技術等,呈現天然物質研究領域多元且蓬勃的發展面貌。
我與指導教授林明德老師於會中發表兩篇海報,介紹實驗室近期針對中草藥活性成分在葡萄糖皮質素誘導骨質疏鬆模式中的促骨生成潛力與分子機轉之研究。發表期間獲得多位國際學者熱烈關注與正向回饋,並有機會深入討論潛在的合作機會。此外,我也榮獲大會頒發的「Best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為慈濟大學贏得重要國際肯定,也為台灣科研圈爭光。
圖二、榮獲歐洲植物化學學會頒發「Best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並由歐洲植物化學學會副會長 Krystyna Skalicka-Woźniak 教授頒發獎狀,並合影留念。
雖然會議中未見「女性科技人學會」或類似專屬組織的參與,但保加利亞本地已有多樣且成熟的女性科技與 STEM 支援系統,從地方性組織到全球網絡皆有涵蓋,並透過獎學金、職涯培訓與政策倡議積極提升女性能見度,使其成為區域內女性科技參與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在性別平衡方面展現積極努力。主題演講的男女講者各占一半;一般口頭發表中女性比例達47.6%,海報發表的女性作者更占64.1%。女性報告者遍及歐洲、中東與亞洲等多國,顯示女性在天然物質領域中已展現高度能見度與研究實力。其中,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技術大學的 Esra Çapanoğlu GÜVEN 教授專注於功能性食品與與植物性活性成分穩定性研究;波蘭盧布林醫科大學的 Krystyna Skalicka-Woźniak 教授則聚焦於天然藥物之神經保護機制與綠色純化技術,兩位皆為令人欽佩的女性科學家典範。
此外,我也趁此行與保加利亞科學院、泰國政府製藥組織、西班牙與義大利等地的研究人員建立初步聯繫,並於會前拜訪保加利亞植物系統生物學與生物技術中心 (CPSBB),深入了解當地在天然物質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現況與資源整合模式,對我後續研究與合作方向提供重要啟發。
圖三、於保加利亞植物系統生物學與生物技術中心 (CPSBB) 與 Milen I. Georgiev 教授合影。
作為正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這次參與國際會議讓我在海報簡報、跨文化溝通與學術表達方面獲得實質訓練,更深化了我對自身研究的定位與國際影響力的思考。雖然女性在科研旅程上仍面臨諸多挑戰,而這場學術洗禮讓我看見更多「她的身影」,也更堅定了我持續投入研究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