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技人學會STEM研習營|從護理的角度,帶來新視界 精選

2022.09.14   陳芊妤|臺中市立臺中工業高級中等學校
刊載於專欄 會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也許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必須說,這次演講無疑是開啟另一扇大門的鑰匙,讓我從全新的角度,思考以前不曾深入思考的問題,也從多位前輩的分享中看到不一樣的視角。

(照片出處:Unsplash)

七月下旬,看到由台灣女科技人學會主辦的講座消息。以突破刻板印象、協助方向探索為目的,從循環經濟、電腦系統設計到護理職涯發展三大領域,由業界女性專家介紹、並在講座結尾提供面對面諮詢提問。

說來慚愧,原本只是抱著多看多聽、甚至有些功利地,為了能做出升學用學習歷程而報名的心態報名,只針對前兩場與自身工科相關的分享,卻沒想到在和自身領域較無相關的護理講座中感觸良多。

 

由彰化秀傳醫院張麗銀護理總監擔任講師分享的「護理職涯發展之抉擇與挑戰」,從自身經歷、護理人員防疫辛勞講到全台護理現況,最後介紹自身職場環境。



談到進修經歷,講師帶著些許無奈,讀碩士時還是受到家庭及工作等因素影響,而這也是現代許多護理師遇到的困境:在女性佔比較高的護理職場,常被家庭壓力所牽絆、進而連累自身職涯、學涯發展。

 

而護理人員的防疫紀錄影片,也是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環:自疫情爆發起,醫護與病毒展開持久戰,從防疫接機到社區照護,從新生兒面罩到集痰器,發揮巧思改良器材,臉上深深的口罩印痕成了防疫戰士的「光榮印記」⋯⋯多少奮鬥身影在為我們默默付出,而這些身影的背後又是多少辛酸?

 

身為原本想投入護理產業、甚至在高中仍關注醫護過勞議題的學生,感觸非常深刻。高一在校刊進行報導、蒐集相關資訊時,便對醫護的辛勞付出早有耳聞,但當這些憔悴背影再次映在眼前,還是帶著幾分不忍的。

演講中提到的台灣護理現況之一,執業率偏低,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嚴重過勞,自己甚至做過相關專題報導,似乎,演講和自己曾接觸的領域在某一刻連結起來。

 

最後介紹的秀傳醫院環境,也似乎在為前述問題提供解答——智慧病房、數位醫護,十大智慧醫院項目,科技代勞何嘗不是護理人力短缺、醫護過勞的解方?



三場演講,帶給我三種不一樣的收穫。

 

第一場的半導體循環經濟,介紹廢棄資源經過評估、擬定方案再生並實行後變廢為寶,成為多個領域之間資源互利的橋樑,「我一直都覺得我的手應該做一點什麼事」,謝雅敏總經理的故事讓我看到一個念頭能帶來多大改變。

第二場晶片上的建築師,從陳依蓉副教授自身探索方向過程、到電腦架構設計介紹,輾轉從迷茫到好奇、最後找到自己專長領域的歷程,打破了我對探索的刻板印象。

「探索不一定只有『知道這是我要的』才算成功。」其實,探索過後發現自己沒有興趣也是一種收穫。

第三場護理職涯發展,也讓我看到以前蒐集資料時不曾看過的各種辛酸層面、台灣護理師職涯的挑戰,家庭與職場的掙扎、從業率與性別比等等。

 

看似與自身資電科系無相關的領域,在智慧醫療介紹後也讓我開始省思,也許視角不該如此狹隘,學會看見無關之中的關聯,甚至思考自己是否能將課餘關注的議題與課中所學結合?日後又是否能為此做些什麼?

 

也許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我必須說,這次演講無疑是開啟另一扇大門的鑰匙,讓我從全新的角度,思考以前不曾深入思考的問題,也從多位前輩的分享中看到不一樣的視角。

 

 

 

1422 最後修改於 %2022.%09.%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