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相招喝一杯:巴斯克銀髮族的夜生活 精選

2019.10.15   楊豐銘 法國高等社科院社會學博士
刊載於專欄 生命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我們的社會正在高齡化,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 (2018) 的資料顯示,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2065年每10人中,約有4位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而此4位中則即有1位是85歲以上之超高齡老人。高齡化的浪潮來的太快,我們必須學習調適,找出最適合高齡化社會的生活模式。然而,目前台灣關於高齡化社會的想像似乎太過制式,將銀髮族的生活過度「醫療化」,所討論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該如何健康飲食、健康作息。

然而,銀髮生活真的只能如此嗎?筆者去年有機會去了西班牙一趟,在巴斯克地區,看到銀髮族不同的活躍社交生活樣貌,特別是高齡女性所享有的社會空間,開啟了筆者關於銀髮族食療以外的「樂活」想像。在本文中,筆者希望藉由先前在巴斯克地區所觀察到的現象,回應台灣社會面對高齡化的議題,提供不同的關於性別、社會空間、飲食文化與高齡樂活概念的對話。

 

關於高齡化社會的制式思維

 

當我們談到什麼是高齡人士健康永續的重要因素時,腦海大概會浮現兩個警語(或畫面),一是攝取營養食物,例如在大眾媒體上常常看到的順暢高鈣奶粉、機能燕麥片或維骨力的廣告。二是維持規律作息,譬如早睡早起、晨間體操和散步。這樣的樂活概念,偏好以「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視野來看待老年人口的日常生活,建議其行為活動最好帶有防止生理機能衰退的「保健」(therapy)可能性。簡單地來說,在台灣的銀髮族樂活似乎有種單調刻板的印象,強調飲食和生活上的約束,好像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不能涉及到歡愉的領域。

 

筆者前陣子有個機會,在北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研究當地的飲食文化。在旅途中,無意間觀察到當地銀髮族與我們不同的生活面貌,因此刺激我開始思考高齡樂活的議題。

 

圖片說明:在巴斯克地區,傍晚六點開始到深夜,銀髮族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場景,像是餐館,非常普遍。

 

西班牙的用餐時間以「晚遲」著名,晚餐通常於晚上八點半到九點才開始。筆者觀察到,從傍晚六點開始到深夜,在餐廳聚集的消費者不只是年輕人,也包含許多高齡人口。有次我們一行人去某家很時尚的餐廳用餐,進去時筆者嚇了一跳,因為一眼望去都是銀髮族。當我們晚上十點多用餐完畢,正準備起身離開時,突然鬧哄哄地進來一群人,坐滿其中一個二十人的大長桌,男女老少、扶老攜幼,乾杯聲、笑語聲不斷,經過詢問,原來是過八十歲生日的老奶奶與家人聚餐。老奶奶精神奕奕,身上斜批著一個類似選美冠軍的綬帶,大聲宣告她是今日的壽星兼最佳女主角。她還開心地與我們這群驚訝的老外打招呼,完全看不出老態。

 

圖片說明:跟客人侃侃而談八十歲大壽感受的阿嬤。

 

女性受限的社會空間

 

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現象,除了銀髮族夜生活的活躍以外,更看到許多高齡女性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在餐館或酒吧裡,伴隨著美食與美酒,陪襯著搖曳的燭光談笑、談心,過著優雅愉快的夜生活。

 

在台灣或東亞其他國家,在公共場所飲食作樂的高齡人口已經少之又少,更難見到高齡女性。這有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與我們「男主外、女主內」的文化有關。女性如果在夜間太常外出「尋歡作樂」的話,還更可能被視為是「不守婦道」、行為放蕩。另外,男女性之間的經濟能力差異,也是造成這個現象的一個可能性。

 

食療以外的樂活想像

 

在高齡社會的飲食文化研究裡,我們常用醫療化的視野來思考高齡人口的飲食行為。然而,我們的社會是否過度把「老化」視為是一種「疾病化」的過程,而不是我們都會經歷的自然結果?工業化和已開發社會習慣帶著負面眼光來分析老年的特徵,包含外表的衰老、長期疾病、以及失去獨立行動力等。很多人上了年紀之後常出現退縮、消極、不願互動的心理和行為,其實並非本能或無法避免的過程,而是種文化現象。

 

老年樂活的關鍵在於維持其獨立性、被社會認同、以及足夠的個人資源,能優雅自然地面對生理變化帶來的挑戰,而不僅是維持生命。在我看到的巴斯克例子裡,銀髮族(特別是女性)如此優雅自在地找朋友喝酒、享受夜生活,似乎帶給她們積極正向的幸福感,至少她們在社群中有個定位,能融入社會的生活。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需要整個社會文化系統的串聯、支持、與運作網絡。這種視高齡人口為正常人,不刻意保護,並且視娛樂為日常社交情況裡的常態,值得我們思考。

 

(改寫自: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349)

 

3893 最後修改於 %2019.%10.%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