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營養學園中的拾穗者 精選

2024.09.10   廖誼青|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
刊載於專欄 生命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我的工作,是背著需求與慾望的竹簍,穿梭在舉目無垠的知識田園裡,彎腰撿拾遺落的精準營養穗實。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拾穗者放下竹簍,侃侃談起竹簍裡的戰利⋯⋯

「精準營養學」是神秘、新穎且利他的,遠從碩士班開始,我便鎖定以「精準營養學」做為日後研究的核心,在此基礎下,我開始大步向外涉略「營養學、基因體學、大數據分析和生物資訊學」等知識領域。

「精準營養學」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饒富雙重深厚的研究底蘊,第一重是我們比較能容易理解的,「精準營養學」看似一種學術研究的形式,但個中呈現的元素,卻都是改寫人類經驗活動史的重要事件。從農場到餐桌、從新生到高齡,從預防到治療⋯⋯「營養學」近乎貫穿了人們一生中的每一個階段。而新興的「基因體學」,更是深入微觀的基因鹼基排序以及表觀修飾,探索生命從起源到未來的複雜聯結與演化,這無疑又是人類解鎖生命、翻轉生命的一次大躍進!

「精準營養學」還有第二重意義,那就是將所有的訊息都予以「個人化」,也就是,不再制式化地依統計數據作概括性描述,而是將內容化為貼近個人的生活實踐。例如在提出「個人化的飲食建議」前,除依據一般的生化數值、體位資料與問卷等資料外,再進一步將個人的基因特徵和腸道菌的代謝產物納入考量,兩者成為密切相關的精密纏捲。

這些難以疏理清楚的困惑,如此更能表現出生命複雜的曖昧性。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對於生命的流盪變化,人在時間洪流中的自處之道,有很不一樣的體會。然而,這樣的思考角度,可以追溯於我的生命歷程。


――拾穗者之歌

1. 野心的覺醒:克拉克博士的啟示

2010年的夏天,我隨台灣大學范光龍教授行腳至北海道大學,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名聞遐邇的古老校園,有隨四季遞嬗的庭院風雅,有紀年歲月的古生物醫學標本。我們在白楊與銀杏林間賞析典雅的姿態,也在巍巍建築美學前,仰望學術殿堂的典範。最後,范光龍教授拉著我來到了克拉克博士的銅像前——一位深刻影響北海道大學甚至全日本的教育改革家!

范教授娓娓道著雕像人物的故事:「克拉克博士不只教導學生農業知識,還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志向。1877年的春天,克拉克返回美國那天,師生們騎著馬護送他到21公里遠的鳥松,克拉克就在那裡和他們道別,並對他們說出了『Boys, be ambitious!』(少年啊,要胸懷大志!)後來,這句名言振奮了無數青年學子的鬥志,誼青雖是個女孩,但妳可以自己改成『Girls, be ambitious!』」就這樣,一句穿越時空的激勵、一個超越性別的置換,兩位教育家已聯手在我心底埋下赴日求學的種子!

2. 超越枷鎖:紫式部與女性力量的重生

2019年的夏天,我踩著紫式部的步伐走進東京大學入學典禮的禮堂,那正是9年前那場「野性覺醒」的實現。而疲於奔命的那幾年留學生活是狼狽的,特別是身處於足以在寒風裡催發顫慄汗意的研究困局時!但也在日本留學的曲折延長線上,「台版紫式部」多了一些體察台日社經與文化差異的機會。例如,學術界的職場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現象。(一項統計指出,東京大學的女性教員比例也僅僅只有9.3%)

我喜歡在宇治橋尾的一角或在廬山寺的一隅捕捉屬於紫式部思想的一抹浮光掠影,她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女作家,最為後世傳頌的代表作是《源氏物語》。物語內容探討了人類在面對慾望和道德衝突時的選擇之外,還描述了那個女性地位低落的時代,女性在作為男性的附屬品(玩物)時,是如何在愛情、婚姻和社會地位中掙扎的過程。

反思現在如同封閉貴族環境裡的職場環境,我們女性該如何帶著紫式部的思維,在來自於貴族文化爛熟的背景下,努力的去展現出豐富的內在世界和獨立的思想,並勇於挑戰社會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不只是我們女性,也是整個社會體制的一大課題,讓紫式部的女性力量重生吧!

3. 細節中的詩意:谷崎潤一郎的生命美學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很著名的一位文學家,他有著非常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美學觀點。在《陰翳禮讚》這本書當中,他探討了日本傳統美學中的陰影和光線,並強調「美」往往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小細節。

谷崎潤一郎說過,「所謂的美,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發展出來。」他透過日常物件,從漆器到日式房間的光影,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發掘出不易察覺的美。他讓我進到一種日本獨特的審美思維裡,從生活中的小細節找到美的價值。這種細微的美學視角,也改變了我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更解釋了,我為何會看待難以梳理的研究細節為生命纖細又複雜的曖昧本質,我想,這應該就是日本獨特的「侘寂美學」吧——在簡陋樸素的優雅之美中,領略「時間易逝」與「萬物無常」之恆理!

4. 尾聲

在這段融合學術與人生的精準旅程中,我不僅僅是在研究精準營養學,更是在探索如何將生命啟發(理論)融入學術進展(實踐)。從克拉克博士的「胸懷大志」到紫式部的「女性力量」,再到谷崎潤一郎對「細節之美」的體悟,這些啟發宛如一條條由學術發展與人生哲學交織而成的雙股螺旋,緊密連結著未來。最後,我想以論文致謝中的一段話作結:

含淚感謝所有的師長與親友,在研究濁重的追索裡,一步步引領著我拖出點餘韻,在漫長的永夜裡,陪著我重建土崩瓦解的生活內裡。沒有你們,就沒有此時此刻這張永劫回歸的印證。

在這裡,我想特別感謝這世上與我基因最為相近的四位親人:外婆、爸爸、媽媽和弟弟。在演化論的物競天擇中,他們幾近完美地詮釋親代如何透過自我犧牲,成就子代或近親的生存與壯大,以及如何在緊密交織的雙股螺旋結構中傳遞「適者生存」的「核苷酸」:
(A):胸懷大志 Aspiration
(T):思考 Thought
(C):自信 Confidence
(G):勇氣 Guts

而最終收穫了受益子代所回饋的「驅動演化」的「核苷酸」:
(A):感激 Appreciation
(T):感謝 Thanks
(C):珍惜 Cherish
(G):感恩 Gratitude

走進棲息多年的校園,坐在系辦旁熟悉的木椅上,記憶回到了入學口試的那一天。
「喀~喀~喀~喀」初探異地的步伐,不合腳型的西裝鞋使得這一切變得更加生疏。在木椅前來回踱步,複習著演練過千百次的自信神情,卻在步入教室時藏不住拿著講稿顫抖的雙手⋯⋯。
一陣風吹過,幾年間充滿雜質的記憶瞬間隨風錯開了,彷彿我的人生就適合在這明媚的日子裡,帶著這樣的加速度再次啟程⋯⋯。

――拾穗者揮去滿臉汗水,望著遍地金黃的穗粒,腰更彎了⋯⋯

1086 最後修改於 %2024.%09.%10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