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一起來認識, 女性科研領導者與實踐者,進行的教學與研究命題及做法。讓我們一起,繪出科學科技新風貌。

4月底成功大學大學路側的校園,豎起了一棟白色組合屋。乍看像個建築工務所,其實是幢五臟俱全的「防疫方舟」——這是全球第一個可拆解回收的負壓病房,搭載台灣醫療、建築與科技技術,可防傳染、接水電、3天組合完成;而且設計圖全公開,全球免費下載。

(照片出處:未來城市)

想像這個未來情境:你住在城市中,食物來自於農村、甚至是國外。有一天突然發生地震、海嘯或瘟疫,食物來源被切斷,這時你該如何是好?

(照片出處:未來城市)

「Cawi'」靜浦部落,是花蓮最南端的阿美族部落。因為交通不便等因素,青壯人口外移、社區人口老化嚴重,被戲稱為「女人國」。部落唯一的生氣,就是一年一度的豐年祭典。但即使如此,許多傳統的文化,也在人口外移中漸漸消失。其中,最重要的「Palimo」獻酒祭,就已經30幾年沒有舉行過了。

(照片出處:獨立評論)

有什麼工作,是男人能做,而女人不能呢?

紀錄時間:2020/10/24-25

紀錄者:吳嘉麗等研討會籌備會部分籌備委員

危機時期可以促進創新和啟發。

COVID-19大流行顯示了世界領導人面對巨大而又環環相扣的挑戰的能力。有些人步履闌珊,但有些人則成功應對了困難。

(照片出處:擷取自TED官網)

生育自主權的危機

14 一月 2021
發佈於 生命

作為人類生育唯一管道的母體,被迫承載孕育下一代責任的女性,在爭取生育的自主權上必然格外艱辛。

生育的自主權可以從積極和消極方面來討論,積極的層面例如使用新興的人工生殖技術來協助生育、有條件開放代孕的可能,消極的層面則包括終止妊娠的自主、使用藥物或醫療進行人工流產。當代雖然科學和醫學發達快速,但對生育的自主權而言,利弊均有之。

「做妳孩子需要的媽媽就可以了」

可麗曾經是我的學生,她留言說她去聽了一場學校對家長辦的108課綱說明會後,陷入恐慌,需要和我談談。

可麗說:「來參加說明會的家長,各個似乎早就對108課綱瞭若指掌,問出來的問題已經是進階、進階、再進階的了。散場後,我整個擔心到坐在椅子上,無法動彈。」

我說:「真的,我們大學端的老師因為要審查入學申請,第一次去上課時,我也和妳一樣感到霧煞煞的。是說,妳擔心的是什麼呢?」

林貝珊所設計的課程,最大的特色便是會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調查,透過實際踏查及訪談,讓學生親自與當地居民接觸,嘗試理解不同地方、不同人與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警大體系及公部門背景的學生非常重視指令,並且很自然地會用政府的角度執行與思考。「在地理系,你會覺得出野外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警大幾乎不會有這種活動。但我想讓學生可以察覺到一些地方柔性的事情,而不是只有那麼硬梆梆的思考方式。」林貝珊回應設計課程時的初衷。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