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跨域合作之網:人社學者在資安領域的研究探索與實踐 精選

2024.10.14   鄭瑋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培中心主任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02期專題報導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02期專題報導

我希望能總是讓自己有所提升,但也渴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與現實世界直接連結,最終能成為感謝沿途的風景的人。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回國後,我在臺大圖資系擔任教職,專注於開放科學與研究資料管理,團隊最有興趣的便是為科學研究資料打造合宜且經濟的基礎建設。初任教職便獲得了國科會的年輕學者「愛因斯坦」計畫獎項,這個獎項為我早期學術之路撒下最明亮的祝福:在實質上鼓勵了我持續創新,更為我的早期學術生涯帶來了寶貴的資源和機遇;讓我得以組建跨領域研究團隊,並與不同領域的學者建立了豐富的合作關係。

然而,除了對這份祝福由衷感激,在這看似平穩的學術軌道上,我仍時有不安,時刻感到自己團隊取用寶貴的資源得以順遂進行研究,但我與這個土地的連結,是否僅止於在論文結尾處的制式建議—那些「建議政府應重視開放科學與研究資料…」的字句—是否真能觸及真實世界?這種想要更了解自己的研究該怎麼實質落地的渴望,逐漸在我心裡產生。

「疫情時期的新嘗試:與真實世界的初步見面」
就在我思索如何將研究更緊密地與社會需求結合之際,疫情如忽至的大風,直接將我與團隊帶離了既定的軌跡。我和研究團隊暫時擱置了一部分的學術工作,投入疫情調查相關的應用研究。團隊與臺大藥學系王繼娟教授合作,參與了自主健康管理App的原型設計,其衍生作品「LogBoard」可以幫助自主健康管理者記錄個人健康數據,在臺美防疫松(cohack)競賽中獲獎。另一項重要經驗是我的團隊與臺大資工蕭旭君、臺科大資工鄭欣明、交大資工黃俊穎三位教授合作的大型實驗,我們找了數十名同學,攜帶安裝有回報社交距離功能的手機,以靜止、排隊、行走等不同模式進行測試,檢測社交距離app的藍芽訊號是否會受到外界干擾或駭客攻擊。在疫情期間的這些跨領域的研究成果,有些雖無法直接轉化為傳統的學術績效,卻給了我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些經歷讓我首次從外界的視角,認識到自己團隊的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的獨特價值。圖資團隊在實驗法與使用者研究方面的良好訓練,竟然在高度技術化的資安領域中發揮了出乎意料的功能。

「也想跑得快,也想要感謝沿途的風景」
生命中的轉折有時亦來自於日常。一場路跑,成為了我思考改變的起點。說來慚愧,身為路跑新手,當我站在起跑線上,內心浮起陣陣忐忑,連自己能否完賽都不確定。賽道旁的槍聲響起,我看著周圍的參加者紛紛起步,眾人的步伐將彼此鞏固在賽道上,推進著彼此。我的腦內與自己的對話也不斷開始流轉。注意到有些人中途離開了賽道,「這些離開的人去了哪裡?」、「還能隨時回到賽道上嗎,還是徹底失去比賽的資格?」那9.8公里的路程,我難以避免與自己的聲音獨處著,最終與自己達成了協議,我渴望成為一個能夠隨心所欲的人:我希望能總是讓自己有所提升(能完賽、能跑得比上次好,畢竟是很棒的事),但也渴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與現實世界直接連結,最終能成為感謝沿途的風景的人。這種直接的聲音,後續也直接讓我決定短暫離開校園,以借調的形式加入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從事行政工作。

「跨領域可以是貢獻自己的那份獨特與熱愛」
新興技術與AI的進程只會越來越快,資安領域不僅需要資訊工程、資訊管理,其他像工業控制、人機互動、風險管理、教育、政治、社會學、法律、會計—幾乎是各領域的人才都有機會在這個領域中找到自己獨特的位置。在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文學院出身、受社會科學研究法訓練的我,發現自己的跨領域背景有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在人培中心的團隊裡,擁有橫跨資訊學、物理、政治學、教育科技的跨領域團隊,我們將語言學應用到中文的資安教育中,例如使用修辭學來評估教材內容的適切與中立性,引入資訊社會學「邊界物件」的概念來促進不同背景專家的合作。「教育科技」背景的同仁也不斷在資安教育中引入遊戲化的元素。

這些美好的組合讓我深刻體會到,跨領域或是跨界,並非放棄已有專長,而是將自己的那份獨特放入到新的環境中,透過貢獻自身的視角和專長,與其他人共同編織出一張更豐富多彩的成品。回顧目前的學思歷程,心之所向與重大抉擇可以說日常且自然的,種種自我實現的抉擇都來自於對自己所相信事物的熱愛。

祝福年輕後進可以保持獨特,自由選擇自己所愛!

 

 

 

320 最後修改於 %2024.%10.%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