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證據也好、主體的感受與判斷也好,醫學系與中文系,兩種訓練各有側重,也都給了我重要的啟發。兩所大學都畢業以後,我選擇投身精神科,在這裡,我感受到兩種思維的美好相遇。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慢下來,讓生命中有些空白,有些創造可以發生,偶爾在加班瘋狂的日子裡,會想念漂浮在海上的時間,想像陽光照射在臉上,海浪在我耳邊低語的觸感,某部分的我可以回歸到很純粹、很平靜的狀態。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做選擇」。那些女性工程師鑿開的小小洞口,讓我看見希望,不再像一直以來的女性們一樣──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都找不到安全的容身之處。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於 NGO CSW69 聯合國論壇主辦「女性、科技與氣候行動」平行會議,聚焦 AI、氣候變遷與性別平等議題。來自世界各地的女科技人分享 STEM 教育與政策實踐,展現台灣在國際舞台的科技性別影響力。

(照片來源:苑倚曼博士)

按此往電子書連結

滿玉將自己在大學教書比喻為「胡椒鹽」,為藥學領域服「胡」(務)、「椒」(教)學和「鹽」(研)究。每件事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滿玉證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興趣後,全力以赴,就會像滿玉一樣,創造出「胡椒鹽」的精彩藥學人生!

希望這些融合了人文精神、生活感受、不那麼「理工」、不那麼「科技」的文章,能像本期作者為我帶來啟發一樣,也帶給讀者們一些力量。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前任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Arati Prabhakar曾說:「我們需要確保人工智慧的風險和利益得到平衡。」而Melinda Gates(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共同創辦人)則強調:「當女性的聲音缺席,科技就無法真正為所有人服務。」

(照片來源:台灣國際智庫組織T I A台灣勵志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