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Thriving in Tech. 精選

2023.12.14   曲翊華|WTM Taipei Ambassador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推動一個新觀念並不是一件簡單事,因為伴隨著改變。但只要從自身做起,持續性的倡導與推動,讓他人能有同感,漸漸的就會讓許多人齊心協力的來促成一件事的發展。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以科技領域在亞洲對女性友善程度來說,臺灣可以說是最友善的地區,相較日本、韓國等其他地方。在此致敬各位先進追求向上的社會。

 

2017年以前我不知道有 Women Techmakers(WTM)這個非營利組織的存在,也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大使(Ambassador)角色發展至今。

 

WTM 是由 Google 推出的一項計畫,此計畫於2014年成立。旨在為科技領域的女性提供能見度、建立社群和資源;為打造一個讓女性在科技領域蓬勃發展的環境。根據 2023年由上海舉辦的 Google I/O Connect 指出,組織發展至今,全球有超過14萬名女性參與由 WTM 舉辦的各種科技相關活動。

 

參加由上海主辦的 Google I/O Connect 2023 開發者大會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我初次知道這個組織是2017年擔任 DevFest Taipei (註1) 技術活動之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 UX)主題分享人。主持人在臺上介紹成員和組織單位時,高朋滿座的觀眾席放眼望去只見到男女工程師比例懸殊的景色。提到工程師,不免直接與男性劃上等號;雖然這是一種刻版印象,但即使到了2023年的現今社會也依然如此;反而是更少女性願意從事工程師一職。2017年左右以純女性為主的社群並不像現在一樣蓬勃發展,而 WTM 就是當時以純女性參加為主的社群之一。

 

2018年初我以志工的身份開始在 WTM Taipei 社群幫忙,迎來了我的第一場國際女人節(International Woman's Day, IWD)活動。一年一度國際女人節由 WTM 主辦,是 Google 年度重要活動之一。其意旨在替所處於科技領域的女性發聲,與國際接軌,也藉此響應和慶祝女性在科技領域與專業知識的傑出貢獻與成就。每年的這個節慶 WTM 總部都會有個令人振奮人心的主題!例如:2018年 Building a New Horizon、2019年 Raise Your Voice!、2020年 Together We Rise、2021年 Courage to Create _____、2022年 Progress Not Perfection 和 2023年 Dare To Be _____ 等。在這些籌備過程中也才知道原來 Google 非常重視這個節慶。當時心中暗自高興能加入這樣的社群真是太棒了!我可以默默替女性發聲和盡一己之力!

 

由 WTM Taipei 主辦的 2023 年國際女人節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WD) 研討會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隨著2019年初到來,WTM 總部宣佈組織變更。從原本一個群體的概念轉變成以個人身份來擔任其大使角色;也將從 GDG 社群脫離正式成為獨立的單位個體。WTM Taipei 原本有2位發起人碰巧也因事業和家庭因素相繼退出,而我就在這樣的轉變下,踏上旅程。

 

所有辦活動、做品牌和行銷人都知道,一個名稱要有知名度,靠的是持續性的發聲,也同時需要持續性的宣傳,才有可能讓他人記住,光靠一年一次的國際女人節活動是無法讓他人對 WTM 有所印象和認識。所有辦過活動的人也都知道若要辦一場活動,從籌備、規劃到現場執行無不一靠的是大家的齊心協力來完成。因此我就在這樣的狀況下開始思考,什麼是只有我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我嘗試開始舉辦10人內的討論會和活動,如 UX 早餐會/午餐會/晚餐會和 UX 工作坊(Workshops)等,憑著自己擁有外國學歷的本科系畢業生,又在這領域打滾十二年以上所獲得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跨領域的經驗,讓大家在餐會中彼此討論、獲得經驗學習、交流與成長。

 

雖然討論的話題都圍繞在 UX,但範圍從商業層面如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各種分析、調查與定位等,到大眾認識的設計層面如顧客操作上的流程體驗設計 (User Flow)、使用者介面設計(User Interface,UI)和使用者測試(Usability Testing)等。討論會漸漸受到許多正面回響,有越來越多人是透過介紹而來,有些人則是慕名而來,後來參加者從兩人擴展到幾十人以上,且職業和領域很多元。從同行到工程師、轉職人、分析師、行銷、PJM/PM、公司老闆,甚至是投資人(Venture Capital, VC)、金融業、人資、會計師、法律顧問、醫療相關、學校老師、魚貨市場、音樂製作人、舞台劇場、外國人等,到現在只要活動一開,立即額滿。不少人都相繼反應搶不到入場門票, WTM 在業界與社群圈內逐漸有了聲量,這也讓許多 UXer 紛紛自願前來幫忙,不論是在籌備期間、執行亦或是當導師(Mentor)。

 

在無他人幫助下,想辦法自救,「靠自己永遠最踏實!」我頓時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涵義。當然也非常感謝幫忙的夥伴們。

 

WTM 從一開始由女性為出發點至今全面性推動「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 和「共融(Inclusion)」,簡稱 DEI 或 DE&I 文化。其意旨在促進所有人的多元文化,如種族、宗教、認知、行動不便之人、性別和少數民族(Underrepresented Groups)等不同背景的我們如何平等且公平的對待他人,尊重對方也相互連接和被共融。畢竟我也曾處在女性相對少數的環境中遭受各種言語上的冷嘲熱諷;出國旅行被白人打巴掌的肢體衝突,只因為我們用中文交談;黑人曾向我們亞洲人吐口水等行為事件的發生更讓我知道推廣 DEI 的價值是何等重要!

 

每場活動透過宣導與落實就可以創造出一個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如心理安全感等。如此一來勇於發聲和當下討論、交流的比例也會顯著提升。

 

目前活動從原本只有女性參與率遠高於男性的比例,逐漸的驅向女男 1:1 的狀態,甚至有幾場活動男性多過於女性,其中也有跨性別前來參與。除了性別,各行各業、種族和語言等更加多元、平等與融合。根據 Lean In, 2022年「Women in the Workplace 2022」(2022 年女性職場境況研究),以及 Think with Google, BCG, 2020年「Diversity and Inclusion: Better for your bottom line, best for your people」(多元與包容:充分提升收益,最能嘉惠員工)的資料顯示,展現包容力可以:

  1. 提升個人在團隊或家庭中的心理安全感。若團隊中所有成員都受到重視,則 90% 的成員會更有心理安全感。
  2. 發揮創意,促進解決方案和產品開發的能力。相較擁有多元化的公司,因創新可獲得 14% 的收益提升。

 

推動一個新觀念並不是一件簡單事,因為伴隨著改變。但只要從自身做起,持續性的倡導與推動,讓他人能有同感,漸漸的就會讓許多人齊心協力的來促成一件事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是一天造就而成,而是每天持續性的努力。雖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令人興奮的是有越來越多的組織、單位開始重視和參與!

 

最後我想說能成為 WTM 的一員很棒!因為我可以為自己所喜愛的領域發聲,也讓所有人都能在科技領域蓬勃發展的世界中,朝更好的方向前進。持續盡一己之力,讓我們的世界與社會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註1:DevFest Taipei 年度技術活動由 Google Developer Groups(GDG)Taipei 所舉辦,也是 Google 社群單位每年最大技術分享會。

 

 

 

1687 最後修改於 %2023.%12.%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