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片
幾年前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原來公民也可能成為電廠股東時,那種震撼真是難以形容:「不是只有台電公司才有權限發電嗎?」「發電廠都座落在哪裡啊?」「我們用的電是從何而來呢?」「發電究竟是根基於什麼樣的科學原理?」這些問題一一浮現在腦海。作為一個文組(社會科學)人,不懂這些問題好像是可以被原諒,但總是有些不甘心:明明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力,但卻是那麼不懂它。
這幾年氣候變遷導致的災難越發引起大眾關注能源科技,海嘯造成的福島核災,更是帶來全球反核風潮。如果核能的風險極高,煤炭燃燒的發電過程又造成過多的空汙,那麼我們的電力該從何而來?綠能科技遂而成為可能的替代選項,小型、分散式、且成本相對較低的綠能科技紛紛躍上電力舞台,成為取代既有的煤電或核電的電力來源。在再生能源法的支持下,公民不僅可以發電,也可能成為再生能源電廠股東;甚至透過適當的組織結構與民眾參與機制設計,發電收益還能成為社區的公共財。
然而,許多綠能電廠的創設卻總像是踏在顛簸難行的路上,不易暢通運行。恰巧我任職學校的所在地都歷經了綠能電廠的挫敗,例如澎湖風電或屏東的農地種電…等均是。作為一位組織研究者,我不禁思考:因為能源終究是高度專業的科技,所以民眾不易參與?抑或是社會結構因素使然?這些問題縈繞心頭,一直無法獲得解答。於是,不甘心加上好奇心驅使著我一步步走入能源轉型的研究領域。當我越是了解走進這個研究領域,越是意識到我們對於電力與綠能科技的不熟悉,也深深期待能夠透過各種媒介(例如能源教育),偕同社區民眾一起揭開神秘的電力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