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的對稱性破壞:亞洲女性物理人的角色

2008.02.19   張慶瑞教授 著|台大物理所所長、林昭吟 譯|台大凝態中心研究員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對稱是自然界最美麗的現象之一。對稱可以是正常的(exact)對稱、近似的(approximate)對稱或被破壞的(broken)對稱。對稱的被破壞總是提供了有趣的物理現象,而外在與自發性的對稱破壞,在本質上有著很大的不同。 

        世界之所以美麗,主要是由於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對稱與和諧。女性在科學上的貢獻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但是世界並未認可她們的努力。從1900年諾貝爾獎(Nobel Prize)開始頒發以來,一共只有兩位女性獲得物理諾貝爾獎的桂冠,分別是1903年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女士與1963年的Maria Goeppert Mayer女士。在物理界,女性的代表性絕對是相對偏低的,而正常男女間的對稱性絕對是被破壞了,因此,女性在物理界的現象便成為一個值得討論的題目。有很多問題是值得深思的,例如:為什麼Curie與Mayer兩位女物理學家都來自東歐?為什麼物理界的男女比例如此不合理?物理界男女間的對稱破壞是自發性的嗎?事實上,最後一個問題並不太難回答。顯而易見的,多數聰明的年輕女學生並沒有得到與男性同儕相等的機會來學習物理知識。即便在研習物理的過程中,周遭的友人還會嚇阻她們。女性物理學家的求學與研究管道不但到處是流失的漏洞,而且還荊棘滿佈。在我大學求學時期,大部分名列前茅的都是女同學。然而三十年過去了,即使大部分女同學也都獲得了博士學位,這些女同學仍然都還是離開了物理界。因此,女性物理人在物理界的對稱破壞必定是來自於外在的因素。

 

        由於物理人的對稱性被破壞是如此的顯著,人們開始去思考社會缺乏女性科學家的基本原因。主因是來自於女性自身?還是科學界出了問題?這個現象在亞洲尤其嚴重。直到上個世紀以前,亞洲婦女都還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大部分的女性都要遵守三從四德:所謂三從即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所謂四德便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中國有個古老的教條「女子無才便是德」說明了中國女性在20世紀以前的處境。

 

     人類發現了自然並描述自然,然而人類的想像力總是受到文化所影響,並且無法違背歷史的傳承。現代科學主要指的是創始於16世紀後在歐洲進一步發展的科學。然而在亞洲的女性,從上個世紀才開始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目前所累積的文化動能,並沒有強烈到足以擺脫造成對稱破壞的外在因素。男性主宰著科學與歷史的解釋權,這樣一來,對於自然界的闡述極有可能產生偏頗或者是不完全的情況,以致於自然的單純與美麗便只能由男性觀點來解釋。然而,自然早就在它複雜的多樣性上展現了各種的力量。缺乏女性特有的天性,如奉獻、細心和靈活性,我們很難去完整了解如此複雜的系統。女性特有的細心將有助於發覺隱藏在複雜外表背後的簡單道理。我們應該增添更多的女性風味來闡述自然,進而回復自然原有的對稱美。在這個世紀,毫無疑問地,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科學家來把對自然的研究變得更加自然一些。

 

     要排除女性科學家的外在障礙,需要我們群策群力地一起努力。亞太物理學會聯盟(AAPPS)成立女性物理學者工作小組,只是發現外在障礙的第一步。我們必須採取更特別的措施來克服這些障礙,而唯有在達到科學界的性別平等之後,自然界才能被完整而適當地闡述。世界也將因人類的和諧而大大地受益,科學也才能藉由男女雙方的完全參與,而有更偉大的進步。

 

(原英文版發表在AAPPS Bulletin, April, 2007)

 

原著者: 張慶瑞教授 (台大物理所所長)

翻譯: 林昭吟(台大凝態中心研究員)

 

3847 最後修改於 %2018.%07.%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