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虛擬世界的惡夢——危機四伏的網路虛擬空間使用指南 精選

2022.11.14   林育葳|邊邊女力協會社群編輯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隨著人與人在網路上互動的方式日益複雜,虛擬性騷擾/性侵害也更難被規範。但這並非表示女性應該要遠離網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近用科技的權利,相反地,我們可以更積極地運用網路。

(封面出處:Unsplash)

正在舉辦派對的小房間裡,一名女子被兩名男子圍住,逼到窗邊的牆角,其中一人強迫她轉過頭,好讓他「從後面進去」,也讓窗外的人可以看見他們,另一名男子則手持酒瓶,試圖灌醉她。女子事後回憶起這樣的經驗,覺得既迷失又困惑:「為何明明是發生在虛擬世界的事件,感受卻這麼真實?」

 

這是全球性非政府組織 SumOfUs 的研究員在元宇宙程式「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的真實經歷。自 Facebook 於 2021 年宣布改名 Meta ,並轉型為元宇宙公司,「元宇宙」的討論度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人投身元宇宙,連帶導致這類虛擬性騷擾/性侵害的案件層出不窮,且受害者幾乎皆為女性。元宇宙在現階段可以被視為由虛擬實境(VR)建構出的虛擬世界,而「地平線世界」則為前身為 Facebook 的 Meta 公司開發的其中一款元宇宙程式。

 

這些虛擬性騷擾/性侵害看似是伴隨著元宇宙、虛擬實境等科技的發展出現的新興現象,然而早在 1993 年,美國自由記者 Julian Dibbell 就曾經以「A Rape in Cyberspace」一文報導一起發生於 LambdaMOO(一款以文字為基礎的虛擬社群) 的虛擬性侵事件。雖然新科技可能提供加害者更多不同形式的數位工具,然而這些事件的發生都與早根植於社會的性別權力不對等有關——正是因為男性認為自己有凌駕於女性的權力,他們覺得自己可以物化女性,任意對女性做出「各種他們想要的事情」。網路的出現,更可能讓加害者或部分論者認為這些事件畢竟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發生,不會導致真實傷害,或是認為網路本來就是充滿危險或不確定性的空間,若不能接受網路的本質,就不應該使用網路。

 

然而,無論是在透過虛擬實境(VR)獲得沈浸體驗的元宇宙或是僅以文字作為交流媒介的 LambdaMOO 社區,兩起事件的當事人都感受到真實的傷害。受到性騷擾或是侵害的看似是替身,然而替身就是使用者人格的延伸,這些女性體驗到的還是自己的性自主權遭踐踏的感覺。在許多起發生於虛擬實境的社群中的性騷擾或是性侵中,受害者都將自己的經歷視為創傷經驗,一名受害者在部落格中寫出自己的經驗時,就直指這對她而言是一場「惡夢」,Julian Dibbell 也提到,事件的當事人在聯絡他時,是邊哭著邊在寫下自己的經驗。

 

虛擬性騷擾/性侵害是數位性暴力的其中一種樣態,而以「性暴力」稱呼這樣的行為絕對沒有言重,它一方面是根源於積習已久的性別不平等之上,另一方面對於受害者的身心皆造成創傷。隨著人與人在網路上互動的方式日益複雜,虛擬性騷擾/性侵害也更難被規範。但這並非表示女性應該要遠離網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近用科技的權利,相反地,我們可以更積極地運用網路。舉例而言,很多女性會開創只有女性可以進入的空間,為自己打造數位飛地。此外,由國際婦女運動團體(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APC)  號召共同寫成的 Feminist Principle of Internet 非常鼓勵女性與酷兒在網路中現身,在網路空間中置入更多女性觀點,也挑戰網路世界中的性別歧視。 SumOfUs 的研究員在事件發生後,重述自己的經驗,讓更多人藉由此經驗反省網路空間中可能發生的不平等,就是一種積極運用網路的方式。

 

既然我們都有使用網路的權利和需求,與其呼籲人們減少網路的使用之外,或許我們也可以選擇持續地在網路上發聲與行動,消弭網路中的性別不平等,營造更舒適的網路環境。不過,這並不代表自己遇到數位性暴力的當下,馬上要武裝自己並展開行動,切記待自己的情緒得到平復後,才有健全的身心為自己關注的議題發聲。



參考資料:

 

https://feministinternet.org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https://feministinternet.org/sites/default/files/Feminist_principles_of_the_internetv2-0.pdf

 

 

 

1024 最後修改於 %2022.%11.%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