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高雄最近剛開幕的某五星級飯店的面試辦公室,正和健身房(休閒中心)經理與公司協理面試兼職教練:「你是診所院長為什麼來應徵?」「因為我喜愛運動,我知道運動和健康有密切關係,而且我身體力行,我想要透過不同管道影響更多人重視自己的健康。」

做自己與莫忘初衷

14 二月 2021
發佈於 特寫

近年來參與國際科學理事會和全球11個科學組織合作的性別專案,更是佩服她們對如何促進女性在職場上的平等機會所做的努力,目前我們仍持續在進行性別問卷的研究、女性論文發表趨勢、資源分享、協助建立資料庫等,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實質的協助與資源,共同推動女性投入STEM教育,並提倡應提供友善且具包容性的工作與學習環境。

理想的旅程

14 二月 2021
發佈於 教育

當主編邀稿,希望我寫一篇文章說說「如何界定自己的成功」,因為主編看到有文章在談,女科學家通常比較不會正面直接的說自己的貢獻,所以想聽聽幾位女科技人的看法。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在我的心願單裡,好像從來沒有出現「成功」這兩個字,我只想走上一段「理想的旅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2月11日訂為「國際婦女和女孩科學日」(簡稱「國際女性科學日」)。為推廣國際女性科學日,讓民眾認知「211國際女性科學日」的重要意義,以及分享年輕的女性科學家和女性領導人如何在STEM領域培育下成長茁壯的經驗分享,這些主題不只與高中生有關,也與大眾息息相關。台灣女科技人學會與陽明大學藥學系合辦STEM講座,希望用以提高公眾意識,進而支持女性參與科學的理念,實現性別平等的價值。

在COVID19的疫情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科學研究在防疫的重要貢獻,無論是病毒株的辨識、疫苗的研發、防疫政策的制定,背後都充滿科學的力量。

211國際女科日 這一天,跟著 Q 博一同感謝第一線的科研人員與防疫人員吧!歡迎 Q粉們一起來集氣跟她們說謝謝!

✓投入科學不分性別

女性在整體高教處境中處於弱勢,進入高教體系的女性比例較低,部分女性更因不平等的育嬰責任而中斷高教學涯。本文藉由數據與制度分析,來思考誰被制度漏接了?誰又該負起責任?
#辣台妹聊性別 #高教女性 #育嬰不平等 #少子女化

臺灣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地區在水患治理上所面對的挑戰,相對於臺灣其它地區又更為嚴峻,在此區持續訴求「不淹水」可說是不切實際,應接受未來淹水將會更為頻繁的現實,務實因應。與其繼續強化「防止淹水發生」的防洪排水工程,持續訴求不淹水,應開始強化「即使淹水也不會產生災害」的「耐淹力」,追求「承洪韌性」,邁向「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打造韌性城鄉 。

大學全職教師的數量男性多於女性,女教授的薪水也低於男教授(美國調查),這種差異或許一部份源於男性特別敢誇讚自己的學術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至少在科學領域,男性比女性更可能認為自己的論文創新且意義重大。

每年的2月都是歡慶的時候,我們共渡春節和2月11日國際女性科學日!2月也是面臨人生大挑戰的月份,一位朋友說:「許多『新女性』都在舊曆年淪為舊女性,回歸傳統婦女角色,忙裡忙外,…. 」,還要面對親友關於婚戀、育兒、事業等等各種直球關懷。「新女性」的人生裡,誰來定義成功?怎麼擁有成功?這一期,我們想跟大家談談「女科技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