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上架的此時,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之後,緊接著爆發示威衝突,香港特首一番「媽媽不能縱容孩子任性」的言論,對比著現場對軍警疾呼不要傷害孩子的地方媽媽,引發對「媽媽論」的激切討論。國家/政府對人民也是母性的保護嗎?若是,那又該是甚麼樣的情境?尖端科技越發成熟,也帶來各種與隱私/人性硬碰硬的倫理議題,這一代的成年人又將為年輕人們建置那些未來發展的框架?本期電子報以「自由」為題,特別是台灣現代台灣的自由議題,與大家一起守護。
隨著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道似乎越來越加強,近來許多人出現了「亡國感」的焦慮,陳沛穎在【專題報導】中側記張娟芬的演講,從台灣的民主出發,提供許多實用建議;這個守護未來世代的責任感,是我們所有人為「母」則強的勇氣。【生命】專輯裡,何撒娜細細地說起身體作為國家機器控制的對象,也難以安心回去探望在田野間相處多年的摩梭家人。自由,如同空氣;平時呼吸著感覺不出它的存在,不足時卻人窒息。
於是,有更多的年輕世代參與公眾事務,越來越多人也選擇參選這個路徑。【特寫】為大家介紹在新竹市參選立委的高鈺婷,她結束了十年在工研院的資通控制領域的工程師工作,希望為年輕世代的育兒的擔憂,為國家保護資通產業的課題,挺身而出。大家也可以在Vote for her認識更多支持女性參與公共議題的身影。
本期也介紹藍佩嘉關於親職焦慮的新書,值得大家思考,未來世代需要的還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執著嗎?今年是元素週期表150年,也被聯合國訂為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吳嘉麗為《台灣化學教育》電子報撰文介紹元素週期表背後的女科學家,值得慢慢細讀。讀到這些前輩,受到當時社會的歧視與忽視,真是感慨。今日我們要繼續為未來世代可以呼吸自由空氣,可以快樂學習,可以有努力貢獻的可能努力。
人的一生充滿磨難與機會,最可貴的是擁有追求價值的身體與心靈。我們不要懼怕參與,不要恐慌政治。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祝福大家,自由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