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精選

2023.09.14   吳逸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醫師
刊載於專欄 家庭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55歲後開始過減法生活,人生有夢,築夢踏實,每天都是晴天。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接受到《女科技人電子報》第189期​​涂主編的邀請,希望我能夠以在醫學中心擔任女醫師的身份,分享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下營造快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



尋找工作上的成就感

 

在長庚醫院,臨床工作很繁重,隨著年齡增長,還肩負很多教學、行政、研究的工作,促使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動力,來自任務達成時的成就感。

 

在臨床方面,看到病人病情進步,是醫師最大的安慰。在教學上,對於學生及住院醫師的成長,感到高興。在行政方面,透過溝通及協調,盡量促成雙贏或三贏的局面,雖然過程辛苦,但也藉此交到院內不同單位的朋友,非常值得。至於研究方面,因為雜事太多,執行上比較吃力,但如果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可齊心探討疾病的致病機轉及治療方式,或替罕見疾病患者找到致病基因,研究討論的過程就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

 

我的專長是治療動作障礙疾患的病人,特別是巴金森病患,因為我比較好動,很喜歡辦病友活動,特別是戶外型的病友會,希望透過活動讓病患及照護者走出巴金森幽谷。每一位患者和其家庭都有他們的故事,我視每位病人為行醫過程中的老師,抱著這種心態協助患者,讓我成為溫暖又快樂的醫師。

 

我擔任神經內科住院醫師及長庚醫學系醫學生的導師超過十五年,因為個性比較熱情,每次的導聚和年輕人聊天,可保有年輕的心,人老心不老,看著學生們從初生之犢到進入醫院照顧病人,就好像自己的小孩慢慢成長,那種感覺很棒。

 

除此之外,我也參與不少公共事務,目前擔任了亞太地區動作障礙學會的秘書長,也被遴選為亞太區動作障礙學會準主席。透過和國外學者的交流,一起為亞太區的會員服務,這種特殊的經驗非常可貴,也交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好朋友,並瞭解不同國家的文化,



記錄每日待辦事項

 

由於事情多及記憶力變差,這幾年養成每天記載工作日誌的習慣。每天早上先把事情按照先後順序和重要性做成一個 To Do List,完成一件就畫掉,雖然永遠刪不完,但當一行一行被刪除,心中負擔減少時,工作效率可更高。



養寵物是快樂的泉源

 

先生和我是大學同學,他在三年多前退休,因為兒女長大,家中比較冷清,所以在先生的建議下,我們養了一隻柯基。從小非常害怕狗的我,竟然就在一瞬間愛上了 Luna,這個小寶貝非常療癒,但十分調皮,因為愛牠,讓我變得有耐心及愛心,回應於工作上對病人也更有耐心。

 

Luna 小時候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令人感到療癒的 Luna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55歲後愛上爬山及瑜珈

 

我喜歡交朋友,很多國小、國中及高中同學都退休了,在疫情期間大家都無法出國和上健身房,所以去年在小學同學的號召之下,成立了一個「立人勇腳隊」。從去年8月到12月短短4個月,摘下台北大縱走七段的寶石。在爬山的過程,鍛鍊體力、耐心與毅力,更體會到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夥伴是最美的風景。

 

我很愛做瑜珈,在做瑜珈時,因常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及協調能力並訓練專注力,所以當我正確的完成一個特定的姿勢後,就會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做瑜珈的場地,整體的環境較安靜,在這種平靜又放鬆的情況下,可有效地進行自我反思並減緩我的焦慮感。透過老師的教導,在短短的90分鐘,和自己的身體與心靈對話,認清每天的身體及心靈都是不一樣的,不必跟別人比,透過不斷的練習,可以更了解自己。我非常享受每星期的瑜珈旅程。

 

登上小觀音山西峰留念照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與先生一同做瑜伽,鍛鍊身體與心靈的力量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家人的支持

 

如果我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最感謝的是我的先生、我的爸媽,及公婆。年輕時,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我可出國進修,在工作上無後顧之憂。幸好我有一位興趣多元的老公,他爲了畢生的繪畫興趣,於2020年考進師大美術研究所在職專班,當個專心學習的快樂學生,於2023年3月底舉辦畢業油畫個展並通過論文口試,取得藝術碩士學位。我們彼此有各自的生活目標及享樂方式,各自保有私人的空間,自然摩擦就會減少。

 

其實要如何營造快樂的生活,都是在於自己的心態,凡事樂觀,無欲則剛,55歲後開始過減法生活,人生有夢,築夢踏實,心存正念,每天都是晴天。

在師大德群畫廊,我與先生在他的畢業油畫個展合照(背景為先生的油畫作品)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2361 最後修改於 %2023.%09.%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