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未來思考工作坊」

2017.03.15   宋玫玫|淡江大學 未來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兼 策略遠見研究中心 主任 / 邱懷瑤|淡江大學 未來學研究所 碩士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1 投票)

我們看待未來的態度,常決定現在的決定與行動;因此必須了解未來、思考未來,才能夠為未來做準備。未來學(Futures Studies)是一門研究人們如何看待未來的跨領域學科,從人們的未來意象,拆解出許多對於未來的迷思。數十年以來,未來學已經累積許多幫助人們更有邏輯地思考未來的工具與方法,近年來亦廣為不同國家的政府部門、跨國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各類組織的採納應用,幫助各領域的專業人員進行前瞻思考、組織成長改造、或尋求創新。

 為推廣未來思考在國內的運用,淡江大學策略遠見研究中心於3月4~5日與朝邦文教基金會攜手合辦二天的「未來思考工作坊」,運用未來學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的架構,由在國內、外擁有豐富未來思考教學與引導經驗的宋玫玫博士擔任講師,以參與式工作坊的形式,透過活潑但深具挑戰性的教學方式,帶領學員藉由在時間軸上的移動,擴大自己的思考範疇,以全新視角看待時代的改變,並找到自己的因應策略與態度。 

近年來,為了面對弔詭的社會變化,以及因應產業界創新的需求,「跳出框架思考」成為各行業間常被提及的事,「框架」主要是指現存既定的「架構」、「結構」、「體制」、「模式」,它是人類生活裡奉行運作的規矩,亦或約定俗成的習慣。若擴大框架的解釋,則是國家政體、組織的運作模式、甚或是公司文化、社會價值觀、家庭的角色等,這些都可稱之為「框架」。

這些框架讓社會得以穩定運作,有效率地以SOP行事,讓人們可以不假思索,充滿安全感的活著;然而,這些框架同時也是造成生活僵化、思考停滯的元凶。尤其當外界環境改變,社會面臨的已是過往經驗無法判斷的事件時,如少子化、石油危機等議題,便可發現原有的SOP的運作早已失效,甚至無法有助事件的處理,此時「跳脫框架思考」便是解套之法。

在未來學的研究裡,喜歡用拆解框架的方式進行思考,首先會將這些框架攤平,然後引導人們走出框架,再依據現有資源,重新建構新的框架;較為特殊的是,這些新的框架往往不只一個,透過建構數個新的框架後,讓人們得以從當中進行未來的判斷與選擇。而在這「破」與「立」的過程中,未來學常透過 “What if”的提問,找尋發展中另一種可能。當自己的頭腦被框架所圈綁時,回答What if 的問題,就容易從過去已經發生過的經驗或成功範本中找答案。

跳脫框架思考是未來學重要的思考方式,它得以摒除別人已經走過的路,挑戰不經思索的迷思,然後重新設立出新的架構,發展出多條創新的選擇,以朝向新的發展。

透過「未來思考工作坊」的課程,學員能夠學習到如何以積極的方式看待未來,如何掃描大環境,如何預見機會和危機,以及如何以前瞻的思維解決問題,使自己成為有效的領導者,帶領組織發展創新策略、擬定長期目標,提高組織共識與動能,以新思維尋求與眾不同的美好未來。  

「與其預測未來不如創造未來。」在此高度變動的時代裡,此工作坊能夠協助個人、組織、與國家以有系統的方法與工具,運用「未來」這個豐富的資產,以新策略改變現在,創造可欲的未來。

 

 


 

學員經驗分享

 

許麗萍

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系 兼任助理教授

 

「未來一直來…未來最熱門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那我們該讓學生學什麼?」這是每一次編寫教學計畫表時,最讓我絞盡腦汁的事情。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未來可能的樣子,能夠帶領學生了解自己,並有系統地思考自己的未來?

因緣際會之下,有機會參與淡江大學策略遠見研究中心舉辦的「未來思考工作坊」,才知道原來未來學有一套方法可以有步驟地想像未來、建構未來,並使未來成真。這既不是算命,也不是預測,而是透過宋玫玫老師一步一步的課程設計與引導,讓參加者時而自我思索,時而小組討論,有邏輯的討論過程而產生。如果沒有思考未來的練習和習慣,我們容易被過去和現在禁錮而無法脫身,無法認識自己,更無法了解自己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我們日復一日地隨著時鐘轉,常常忙到沒有時間停下腳步想想過去、想想未來、想想別人的想法為什麼和我不一樣。透過「未來思考」,我學會理解到很多差異是來自不同時代背景而自然產生,這一點對於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理解他人,是很重要的一環,也應該是提升學生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未來思考工作坊」帶領每位參加者不斷在時間軸上移動,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感受時代的變化,也重新看待不同面向及不願正視的自我。經過深層瞭解自我之後,再把現況及想像的未來分層思考,找出潛藏在心底深處的未來想望,並解構再建構,真的很過癮。

以我們小組選擇的「開放伴侶關係」這個主題來舉例,如果未來台灣真的有30%的開放伴侶關係,那個社會會是什麼樣子?是令人驚喜還是令人恐懼?經過角色扮演的反思,宋玫玫老師接著帶領我們進入「另創未來」,瞭解除了目前想到的未來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沒有想到的未來,逐一澄清我們對於未來的隱藏性假設。

這次工作坊的夥伴來自各行各業,也來自國內與國外,就如同各種工作坊,每一次和背景多元的夥伴激盪出不同的議題與火花,收穫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未來思考之旅,有時候像見山是山,有時候又好像見山不是山,原來是因為每參加一次工作坊就像越過另外一個山頭,藉由時間數線的來回移動,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參加工作坊就像「讀你」這首歌說的「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成功者都這樣「浪費」時間》一書中提到比爾蓋茲一年會安排一次「思考週」。從工作中抽身,空出一週的行程待在別墅裡,只做思考──思考公司的未來、科技產業將如何改變世界等。如果您也想像比爾蓋茲一樣「浪費」時間,把自己從工作和瑣事抽離,參加兩天的「未來思考工作坊」,回顧過去、檢視現在、以及思考未來,不僅有助於清楚未來的方向,更能幫助學生、部屬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 

6970 最後修改於 %2017.%10.%12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