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術媽媽的身心安頓與角色調適 精選

2024.03.12   紀凱容|國立中興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 兼任副國際事務長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嘗試與轉變讓我有機會從傳統的「母親」樣貌中鬆綁,重新認識、發展、實現、和貢獻自己。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妳的時間一半給家庭,另一半給工作,那妳自己呢?」

這是35歲那年尋求心理諮商師協助時得到的回問。當時我嘗試以旁觀者的角度描述過去近五年的境遇:

從申請教職前半年到入職後半年間,我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從動物系學生變成物理系教師,同時創建四口之家及自己的研究團隊;我急切地用行動證明自己能兼顧家庭與工作、能做好教學與研究、能申請到經費進行跨領域研究、能在台灣開拓推廣比較生物力學領域、能……,內外的期待驅使我馬不停蹄,精疲力盡卻依然感到力不從心,終至承受不住。

言談之間,我才驚覺身為「學術媽媽」的不易,並自問追求「兼顧」與「平衡」是否強己所難?大學教職真的適合我嗎?



「學術/大學教師工作可能不適合妳!」

我無法完美區分工作與家庭,做到社會對「職業母親」的期待,只得在忙完家務、孩子們上床後開啟第三班模式,短暫睡眠三到四小時,接著起床備早餐,好讓先生來得及送孩子們去保母家和幼兒園。這是家有幼兒的學術媽媽的生活日常,經年壓力與睡眠不足,慢性疼痛越發嚴重,也開始出現身心症候群。諮商師建議我在做任何決定前,先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思考自己與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係。

即使心力交瘁,我還是喜歡大學教職工作嗎?是的,我喜歡交流知識、看到年輕學子受啟發時眼睛發光的剎那,我喜歡探索未知、運用物理原理解析生物存適的箇中奧秘,我喜歡助人成就有意義的事……,我的確珍視這份工作帶來的智性與個人價值實現。一位有創業經驗的好友認為我的工作屬性與其說是春風化雨、百年樹人,更像是同時開發產品、培育人才、爭取經費資源、經營品牌的初創公司。學術工時彈性往往導致無上限、持續且密集的心力勞動,升等/生理時鐘的倒數聲越震越響,還有不定時、無定性的服務邀約或要求,我們都意識到,大學教職與母職竟也有幾分相似,是人生志業的「經營」。

當身份認知從「勞動者」轉變為「經營者」後,我重新思考自己在兩份職責中的限制條件:時間、資源、能力、及「非我不可」之處。和同在學術界的先生深談時,發現是我自己受到傳統觀念的過多束縛。在了解彼此對家庭經營的想法和原則後,我們決定尋求外援(例如家事服務),並嘗試把「父職/母職」淡化為「親職」,依效率而非傳統角色分工。當其中一人需暫時從家庭中缺席時,另一人要能盡快補位。欣慰的是,孩子們也都能理解體諒父母如此安排的緣由,讓我和先生無須因不符外在期待而內疚自責。此般信任與取捨,終成為我們全家的默契與慣常生活方式。這些嘗試與轉變讓我有機會從傳統的「母親」樣貌中鬆綁,重新認識、發展、實現、和貢獻自己。

 

(照片出處:作者提供)



「去做有助於身心健康的事!」

臨近升等時,身心壓力再度劇增。偶然看到一幀在湖光山色間騎行的照片,隨口提及這是學生時期最愛的放鬆模式,先生便鼓勵我「去做有助於身心健康的事,因為有快樂的媽媽才會有快樂的孩子和家庭!」幾天後我帶著小摺單車和兩本書搭火車北上,之後騎經新竹落日海風和三義銅鑼山道,短暫的非工作獨身旅行提供完全屬於自己的時空,雖奢侈但有療效。而後我把握能兼顧身心健康的獨處時空:幾分鐘的靜坐冥想、幾十分鐘的瑜珈/游泳、或一小時以上的自行車,並開始嘗試慢跑、長騎等耐力型運動。有時候,我會提早出門,用騎車方式加入家庭活動。這些時空尺度相異的活動有個共通點:都需要穩定呼吸、自我觀照、適時調整,才能持續到最後。身體練習帶來的回饋是適時調節生活/工作中的心理壓力(或張力),當身心不再花多餘能量對抗情緒,便有餘裕處理更重要的事,或發揮創意。



「演化/生物學教我的媽媽經」

由於動物學的學習背景,我將親職界定為一場終身的動物行為觀察研究。到外地唸大學的兒子曾問我們,為何能如此淡定面對他和妹妹的青少年成長風暴?我回應:因為從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我能理解(和欣賞)孩子與自己成長過程的階段特性,包括嬰兒需求的不定性、小屁孩、叛逆愛美的青少年、戀愛症候群、保守的中年人等等。我也會從生物力學與生理學角度,來提醒自己保護孩子的限度,即便被女兒笑稱為「把自己小孩當做野生動物的狠心父母」。我相信只要創造多元棲境,孩子就有機會自由探索適性發展。為此我購入朋友們推薦的好書,分享見聞想法,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也討論如何面對身心難關。當這些生物科學家思維轉化成教養哲學,同時照顧自己和家人後,我終於能怡然身為「學術媽媽」,並期待自己的多元樣貌。



「平衡不是目標,是工具」

初任母職/教職那幾年,習慣將家庭和學術工作放在天平的兩端來衡量,試圖追求合力矩為零的平衡,卻忘了兩端更大的負重與更遠的責任區相乘後,即便平衡,所有的負重最終還是得由支點(自己)來承擔。在獨處的身心練習中,我理解到的「平衡」是力所能及、且能持續下去的狀態,這是達成(人生)使命與目標的檢視工具或手段,在這可動態演變的槓桿系統中,我有機會強化支點的承受力,尋求外援來減輕荷重,並靠經驗來增進可控性而使力臂縮短,也可藉由槓桿來放大效益。另外,科技人熟悉的能量守恆概念,也啟發我在身心困頓低潮時累積位能/潛能,等到機會到來,再趁勢或造勢將其轉化為動能。

 

 

985 最後修改於 %2024.%03.%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