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十一月號 119期 主編的話 精選

2017.11.14   洪文玲|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
刊載於專欄 主編的話

10月到11月是一個知識與愛爆炸的月份!!

一連串的會議與研討會,台灣女科技人真是充滿能量、愛學習的新時代優質女青年與歐巴桑!這一期,我們用秋天豐收的心情,來慶祝在過去一個月裡,在台灣所舉辦的種種會議,這些知識的流動,關係的成長,還有我們彼此交流所觸發的信心與希望!!

本期【專題報導】,我們提供了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的第一場論壇紀實,討論最重要的性別與科技政策。科技政策不僅攸關科研資源分配,而任何性別研究觀察到的現象,也必須透過政策擬定,方能改善現況。從「國際性別與科技政策」論壇的五位邀請講者的報告,期待台灣女科技人從認識各國的性別科技政策及做法成果,期許我國科技政策制定能有更明確的性別內涵,甚至我們自己可以從個人實驗室經營,到參與教育部、科技部的性別政策制定,做更積極的實踐。

本期的【職涯】專欄邀請交通大學外文系的賴郁雯老師分享。在女科技人學會年會第一次見郁雯老師,知道她對職業發展有著非常不同的想法跟實踐,於是向她邀稿。沒想到研討會真的是女科技人變身的重要結界!郁雯老師在接著前往韓國參加與語言學會議的一週間,又產生了新的職涯轉折,非常精彩!一定要做郁雯老師文章最後提供的分類小測驗喔!看看你/妳的職涯星象運勢如何呢?

受邀來台的南非學者Ineke Busken博士特別來函分享了她在研討會所經歷的感受,收錄在【生命】專欄。她提到在跨國、跨文化、跨領域地討論女性和性別歧視有關的議題時,非常容易因為不同脈絡的針對性不同而產生誤解。但是在性別與科技會議中,彼此之間的爭論是非常清楚明確的,所交換的問題是真摯誠懇的,她親眼看到親自經歷,真摯的互動如何跨越領域的邊界而建構,新的合作關係從這些交流中現身。

主編在研討會認識了從事科學教育的劉珊佑,她也接連參與了APEC會議和性別及科技國際會議,珊祐在【教育】專欄分享了,身為成年女性可以扮演帶領女孩們接觸科學的積極角色。

本期還有精彩的四篇【會後報導】:也在高雄一起舉行的「第十屆女性物理化學學者聯合研討會」主辦人許昭萍老師會後碎碎念、傅祖怡老師從「未來工作坊」所感到的新希望,以及新生代的湯又嫣、王俊壹發現我們可以透過「未來工作坊」串聯過去、現在與未來,以更深、更遠的格局重新聚焦性別議題。女科技人前輩吳嘉麗老師照樣全勤地參與所有相關會議,為我們報導了「亞太提升婦女和女孩在科技領域的參與」工作坊,文後並有李立璿的詳細英文紀錄,和Huffpost的報導連結。

為了響應性別與科技會議的主題之一:性別化科技創新,本期【好文】特別連結了為需要進行婦產科診療的廣大女性同胞改良的新型工具報導。鴨嘴這種婦產科用具,並沒有那麼的討人喜歡,終於有女性設計師重新設計這種冷冰冰的用具,降低婦女接受婦產科診療時的身體與心理的不適!值得歡呼!主編很想拿到一隻當做工程設計的教具呢!

這一年就要接近尾聲了。今年每一期的編輯都充滿了歡樂、未知與驚奇!這驚奇也包含這次在性別及科技國際會議時,出版了女科技人電子報創刊以來第一次印行的實體報紙!我們印刷了500份,現在已經幾乎發送一空。這次的編排經驗,也讓我們有信心未來可以擇期再出版實體報紙,讓大家能夠親手將電子報送到在乎的人手上分享!雖然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新一年是不是能夠有科技部的支持,繼續為大家編輯電子報;但是在這一個秋收的時刻,我們誠心感謝。感謝認識與不認識的夥伴、讀者,對這一個實體與虛擬交錯社群的參與與支持。我們相信秋天的收穫的種子,會在來春繼續發芽!!

3961 最後修改於 %2017.%11.%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