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觀測員 精選

2018.10.08   洪琳|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學生
刊載於專欄 一日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攝影授權:中國文化大學劉清煌老師拍攝 攝影授權:中國文化大學劉清煌老師拍攝

什麼是氣象觀測?指的是透過氣象觀測儀器,在合適的場地進行儀器運作,開始收集氣象資料的過程。除了正規的測站觀測,我們也經常針對特定的科學研究目標,進行機動性的密集觀測,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後者。

在進行氣象觀測前,觀測團隊要先知道每次觀測的目的,才能進行相關事項的準備。光是空間上就有陸、海、空這三種不同的觀測方式,其中受限最大的是海上與空中的觀測,主要是交通工具的取得比較不易,所以大部分還是在陸地上居多;一般前置工作除了勘查地點、場地的選址、場地借賃、儀器架設安全性、觀測人員住宿、交通和儀器的搬運等等外,觀測人員如何進行觀測也極為重要,需事先上過教育訓練,讓觀測人員了解此觀測實驗的目的性和介紹儀器並且學習如何架設、操作,透過反覆的練習、加強、熟記儀器操作步驟,才能避免在實際觀測時發生失誤。

在野外觀測時總是會有無法預期的情況出現,可能會造成儀器紀錄上的誤差或是無法進行觀測。所以觀測人員要在觀測期間全神貫注,還要能隨時應變突發狀況,像是儀器故障,甚至是臨時更換觀測場地,這時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儀器跟人員安置定位。除了硬體上操作熟稔之外,在進行觀測時所觸碰到的科學議題更為重要,由於天氣變化可能會非常快速,隨時會需要調整觀測策略,例如:增減觀測次數,以確保能在有限的觀測資源之下進行觀測。所以第一線觀測人員對於當下欲觀測之個案的變化需要保持較高的敏銳度,觀測團隊會透過觀測期間的討論跟分析來進一步瞭解個案,這個過程也有助於提高觀測人員的分析能力,增加觀測經驗值,因此培養氣象觀測人員實屬不易。最後,會將這些透過觀測儀器收集到的資料,透過程式校正及分析,達到我們想了解的觀測目的,這些資料除了提供給更進一步的學術研究之外,也實際應用在災害防救科技上回饋給社會。

所以野外觀測並非想像中的簡單,每一次出觀測都是一種挑戰,大多時候是直接曝曬在太陽底下工作,有時天氣惡劣依舊要進行觀測,且搬動、架設儀器時是需要足夠的力氣以及體力,身為女性的我,在這工作環境下總會有難以適應的地方,尤其是力氣上的差異以及生理期間,都是必需要去克服的,這些種種因素導致在出觀測時大部分還是選擇男性居多。

從沒預想過在大學時期就接觸到氣象觀測,雖然工作辛苦又吃力不討好,也懷疑過自己適不適合從事觀測,但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野外觀測,發現到大氣是如此的有趣,更確定自己未來想要走的方向,能在野外觀測中實際操作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並把觀測資料應用到研究上,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即使在觀測領域中為關鍵少數,靠著這份熱情,一步一步的累積實務經驗,我相信女性也是有可以從事氣象觀測的。

5961 最後修改於 %2018.%10.%15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