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挑戰到永恆──一個女科技人的跨界之路

2014.06.10   馬維欣|瀚宇彩晶董事長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如果要說我是一個女科技人,還不如說我是一個推理迷來得恰當。我喜歡看探案小說,偵探劇集,可以花很多時間搜羅這方面的資訊,甚至研究犯罪心理學。

但除此之外,對其他的事情,通常熱度只有三分鐘。我是個很有邏輯,喜歡抽絲剝繭的人,可是能耐也僅止於此,太辛苦的事我都不喜歡做,三分鐘能做好的事我絕對不會花五分鐘做。記得在U. C. Berkeley 讀大學的時候,所有非主修的課程,我都只選P(pass)或NP(not pass)兩種成績,而我的目標只要過關即可。這就像我天然人的個性,凡事都不會要求自己做到一百分,及格就好,至於多出來的就當作紅利點數,有也好,沒有也不差,反正已經過關了。我完全沒有一個科技人所需具備的謹慎、敏銳、細心和耐心,唯一和科技人沾得上邊的是偶爾的冷靜、客觀及對真理的熱愛。

從小我的數學雖然不錯,但那是因為中學時期在臺灣,拜填鴨式教育所賜,又有很好的補習老師,之後到美國求學,到大學畢業都不需要修數學。其他理科也都半斤八兩,表現比較好的科目都是文科。大學時期,我的會計和統計學都是低分掠過,差點被當掉,拿高分的則是日本文學和比較文學。

畢業後,即被父親安排在當時還未成立的基金公司籌備處工作,從最底層的業務專員做起,三年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副理升為董事長。之後經歷了結婚、生子,直至丈夫健康出了狀況。

可以說,在那之前,我的人生都在人的可控範圍之內,而當丈夫的健康出了問題,金錢和科學都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們便開始尋求更高的智慧及解決方式,或者說,踏上了尋求真理之路。

我本來是一個無神論者,雖然偶爾會被要求參與兩邊家族的拜拜,可是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當環境來了,科學和醫學都無法解決我們的困惑時,我們也只能從宗教切入。有八年的時間,我們從各種宗教信仰裡面尋求真理和解決之道,通常一開始都抱著很大的希望,看起來也似乎是可行的,可是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這種方式不但無法治根,反而還帶來更大的副作用。

說起來非常好笑,我信仰的轉換是從一部小說開始的。對我而言,2009年開始撰寫長篇小說只是一個自己跟自己鬥智的遊戲,可是為了把身為基督徒的男主角刻畫得有血有肉,讓情節鋪陳的真實合理,我開始研讀聖經,希望能從中明白基督徒的生命特質,也因此遇見了神。

選擇耶穌做我生命的主宰,本來也只是一個實驗,反正之前八年我已經經歷過各種所謂的神蹟奇事,並且每次都是以失敗收場,所以我的期待值降得更低,只打算試三個月,沒想到這卻成為我一生中最明智的選擇,也帶出日後一連串的改變。兩年前,我經歷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從元大投信轉換跑道,到瀚宇彩晶擔任董事長——從一家由一百六十個精英白領組成、資產規模超過千億、平均每年EPS五塊以上的基金公司,轉換到一家由五千個藍領組成,連續虧損十年以上的高科技公司。

要從一個獲利很好的行業、前景也穩定的公司,轉換到一個所有媒體都看衰的行業,而且還是轉到這個行業裡產能最小、技術最弱、也最沒有資源的公司,還要加上我完全沒有任何的產業知識,要扛起這麼大的責任,這種選擇是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做的,也是一個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甚至拼命反對的決定,但這卻是神給我的命定。

一進瀚宇彩晶就面對接踵而來的環境,幸好我在《哥林多後書》裡讀到一句話:「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句箴言,便成為我每天禱告時的盼望和助力。我接連做了一些重大改革:凡連續三年虧損的轉投資就砍掉,組織就收縮,高層經理人就替換,然後開始調整資金的配置方式和庫存周轉率,總歸一句話,就是先止損——有的水龍頭關掉,有的控管流量,然後想辦法開源,尋找最適合我們的盈利模式。與此並行的還有心態上的調整,瀚宇彩晶明明只有一個小公司的規模,我們就不能以規模制勝,而只能以快制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們只能以快打慢,先找準一個切入口,然後迅速搶佔行業細分市場的制高點,形成「尖刀+榔頭」的佈局。過程中,不但找到了我們的利基點,也讓同仁慢慢地有了自信。

支持我做這些改革的,其實是聖經上對於好管家的定義。我常常在做每一個重大決策時自問:
你忠誠嗎?
你公正嗎?
你深謀遠慮嗎?
你勇於承擔責任嗎?
你恩慈嗎?
你今天可以坦然無懼的跟上帝和股東交帳嗎?

就產能而言,彩晶只是華映的六分之一,群創或友達的十二分之一,負債比率則低於百分之二十。過去不是彩晶不借錢,而是根本沒銀行肯借錢給彩晶,所有額度都集中借給群創和友達了,但歪打正著,這反而成就了彩晶按照上帝的理財法則做事:儘量少負債或不負債。

你若是去問一百位高科技人士,一百個都會告訴你TFT這個行業不是人幹的,它不是紅海,而是血海,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弱勢國家給強勢國家當墊腳石耍著玩的。在日本,政府資金不夠,但有整合能力,便造就出JDI大發其他同業的專利財;在韓國,政府傾全力培養出三星的獨大發言權;中國更不用講了,直接銀彈補貼,8.5代的產能一個接一個的開出來。而我們,就是要在四面強敵環繞中自己咬牙生存下去。

看《聖經》,讓我認識到彩晶的處境非常象舊約中的以色列,任何一個競爭者都不會把彩晶放在眼裡,想踹你就踹你,想欺負你就欺負你。唯一能改變這樣處境的方法,就是先想辦法不賠錢,再想辦法賺穩定的錢——换言之,就是要逐步嘗試做跨本業之外的轉投資,把過去重壓在這個高風險行業裡的配置做改變,而不是繼續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當彩晶在行業細分市場——小尺寸面板領域裡站穩腳跟,轉虧為盈之後,我預期獲利會持續一段時間,便幫公司購入了位於內湖的辦公大樓,讓這些利潤能得到充分的保值。同時,持續地擴張視野,尋找可以投資的領域。我希望這个領域既能充分盡到彩晶的社會責任,又能完全符合上帝的標準。

此時,網路上一個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啟發:「猶太人有個古老傳統,孩童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叫孩童去親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是讓孩童在最初接觸聖經時,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從而一生喜愛聖經,遵從真理。」
這真是個美好的傳說!雖然還算瞭解聖經的我知道,猶太人並沒有這樣一個傳統。不過,聖經的確教導我們:「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只是在現今的世代,要教養孩童走當行的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挑戰不僅在於為人父母得花費諸多心血,尋找好的師資、安排好他們的課業,言傳身教使其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更在於守望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分分秒秒都要與世界上錯誤的價值觀爭戰——包括過早接觸IPAD和智慧型手機,讓他們從網路上看到了很多不是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該接觸的資訊。身為父母親,要保護孩子,一方面要在網路上幫他們做分級,一方面要積極的引導他們,回到正確的價值觀。

我非常認可《哥林多前書》所說的:「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我相信把他們帶回上帝的標準,才是給他們最好的防護網。

身為一個四個孩子的母親,我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因著愛屋及烏的緣故,我對兒童的教育是否有正確的傳承有很強烈的負擔。因為孩子才是未來的根本,當他有正確的價值觀,就能去面對社會上很多不公不義的事情,而不會導致偏頗的行為。就好像一個好的種子和一個壞的種子,所結出來的果子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好的果子,可以成為很多人的祝福,而一個壞的果子,則會像捷運殺人事件般,基於一個錯誤的成長經驗,給社會帶來很大的災害。

把《聖經》的價值觀藏在好看的繪本和故事裡,潛移默化的教導孩子們瞭解自己在造物主眼中獨特而珍貴的價值,學習做這個世上的光和鹽,便是我經過反覆思索,決定切入的領域。

當然,不管是帶領公司,還是尋求真理,還是涉足兒童教育領域,都是一個漫長的求索旅程,其中必定充滿挑戰。我雖然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我確信我會盡力保守自己的心,勝於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我相信《箴言》所講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如果我到目前為止有任何值得稱頌的,便是我一直順服上帝的指示,我也希望能把這些經驗跟我們的下一代做最好的傳承和分享。

 

3654 最後修改於 %2018.%05.%2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