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外科經驗談:放下性別角色,以專業協助病人 精選

2022.03.14   洪進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暨一般外科專任主治醫師
刊載於專欄 職涯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行醫多年,我對乳房的想法也有所改變。以前在醫學院上課時,乳房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軟組織。現在,我理解它不只是軟組織,對女性來說還有很多其他層面的意義,像是心理、外觀、哺乳等,這些都需要被尊重和同理。

「乳房外科醫師」不僅是一份工作,更和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診間外,身為男性的乳房外科醫師,時常發生有趣的事。朋友總會問我是否「閱奶無數」。乳房這個身體器官在我們的社會中還算滿神秘的,所以大家會有很多想像,我身邊的朋友,不論性別,都會問我一些平常不敢問別人的乳房相關問題,我也能藉由自己的專業,在輕鬆的氛圍下,即時提供準確的醫學知識並破除迷思。

 

雖然我們照顧的是女性器官,乳房外科仍以男性醫師居多。我一開始在面對病人時也會覺得有點尷尬,但我發現放下自己的性別角色,以醫師的專業角度看待病人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任務;或者,有些病人可能會因為我是男性而有所顧慮,不願意讓我從外觀上進行檢查,甚至拒絕觸診。這時我會以友善、專業的方式清楚告訴病人在診間的檢查流程。指引病人到圍簾後方,也會請護理人員在現場陪同,她們都準備好了我再進去。循序漸進的過程加上隱密的空間,病人比較不會緊張。

 

行醫多年,我對乳房的想法也有所改變。以前在醫學院上課時,乳房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軟組織。現在,我理解它不只是軟組織,對女性來說還有很多其他層面的意義,像是心理、外觀、哺乳等,這些都需要被尊重和同理。乳房外科醫師需要多一點耐心和關心,因為對病人來說乳房不是一個像肝或肺一樣的器官。若肝臟長腫瘤,我們通常會直觀的將它切除,病人也不會對於這樣的醫療決策過度焦慮。但乳房對女生來說意義不凡,所以當要動手術的時候,她們心中的顧慮很多。這時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尊重病人的想法及感受,並溝通手術的用意和作法。

 

綜觀而言,「乳房健康」是很重要的概念。這並不只關乎於乳癌,而是和所有大大小小的乳房議題都有關。從最普遍的迷思提起:乳房形狀、致密度、乳暈大小、顏色會不會影響健康?事實上,這些都是由基因決定的,所以每位女性的胸部都不一樣。以乳房疼痛來說,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經期來潮、賀爾蒙影響等出現週期性的不舒服症狀;或是因為走路、運動的晃動而拉扯乳房組織造成不適感。我曾經遇過病人平常在走路的時候,只要旁邊有人走過,輕輕擦到她一下,她可能就會痛到蹲下來,無法繼續行走。每位女性的乳腺組織和神經方面的活化程度不同,所以對於疼痛感的接受度也就有所差異。

 

回想當時選擇走上乳房外科,這個科目還不熱門,因為大眾對乳房健康的意識比現在稍低了些,也比較沒有定期篩檢的概念,不過我想未來仍有發展的機會,所以選擇往這項專業耕耘。這幾年,隨著政府宣傳與民眾意識興起,乳房健康的討論逐漸增加,再加上乳房外科比較不會出現急診需要搶救的情形,對醫師來說不需要常態性的隨時待命、生活品質較好,因此近年也有更多學子願意投入這塊領域。但讓我覺得可惜的是,由於外科訓練制度等等影響,我所知的想加入乳房外科的女性醫師仍稍嫌不足,主要還是男性為多。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不同性別的醫師成為乳房外科的一份子,打造更多元的醫療環境。

 

在東方,乳癌的病人相較年輕,這群女性在家庭中大多都還有母親或經濟支柱的角色。她們都需要好好被照顧,不論是研究或治療領域,都很值得更多人才投入。我們也期待病人的心理及社經層面需求都被看見。乳房健康和許多生命元素習習相關,我們應該給她們多一些幫忙和支持。

 

乳房疾病引起的漣漪不容小覷。我通常希望病人可以攜帶伴侶、家人來問診,因為在我的經驗中,疾病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會影響一整個家庭,譬如因為接受治療而無法待在家的時間可能會需要其他家庭成員支應家事,病患也需要支持和照顧才能更順利管理疾病。我照顧過一位病人,這位太太生病,手術後需要做化療,雖然太太很愛漂亮,但做化療就會掉頭髮;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老公決定先去把頭理光,陪伴她面對疾病。

 

乳房健康不只是醫師或女生的事,而是所有人都該關心的議題。從自身健康到身邊的親友,不論性別,我都鼓勵多多認識乳房,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應以尊重、理解的正面態度面對,讓我們的環境更健康、友善!

 

 

2856 最後修改於 %2022.%03.%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