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婦運夥伴及前輩,女學會前理事長吳嘉麗教授,於10月9日下午因為急性血癌引發呼吸器官衰竭而過世。女學會誠摯邀請大家參與「話別嘉麗」的線上追思活動。請大家在討論區發文、分享與吳嘉麗教授互動的回憶或照片。
隨著潮起潮落,人類對於大海的探尋不曾停歇。浪潮之中,除了大眾熟悉的男性科學家外,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女性科學家,亦對海洋研究投注心力、貢獻成果,但她們的身影常隱於粼粼波光中,不為外人所悉。
海科館邀請您一起來認識這些臺灣的女性海洋科學家,聽聽她們的生命故事,發現臺灣的海洋女力。
◆對象:有興趣之民眾。每場次以200人為限。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YjXjRa
◆辦理方式:使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講座。講座前一日,將寄送會議連結至個人報名信箱。
◆活動費用:免費
◆其他注意事項:
1.課程結束後將傳送問卷連結,如需環境教育時數,請另外填寫線上簽到退表單,連結將於講座當日提供。
2.本活動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或解釋辦理,並得隨時補充公告之。
指導單位:教育部、科技部
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原刊於《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期)
以上三位優秀女性的故事以及我個人的經驗,顯示在一個父權為大的家庭或社會,父親的觀念對女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後的今天似乎依然如此,而「教育」永遠是女性獨立自主的不二法寶。
(原刊於《女科技人電子報》第17期)
解嚴後不僅找到了母親從未謀面、同父異母的弟弟,居然還有年長的表哥稱母親為「姨母」,母親不是獨生女嗎?一連串的疑問才讓母親說起塵封已久,顯然不想回憶的往事。唉!母親可以說是「世紀女性」,幾乎走過了整個二十世紀。
(原刊於《女科技人電子報》第34期)
如果生活中多一些夥伴、多一些隨時可以請益的人、多一些隨時可以求助的人、多一些可以擴大研究領域合作的人、多一些....,日子一定不一樣,研究可能更多元,成果可能更豐碩、生活可能更有趣、心情可能更愉快...。
吳教授從事化學的教學與研究,撰寫大學通識教育教科書,組織女化學家聯誼會,進而爭取化學會設立女性工作委員會,創辦《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創立『台灣女科技人學會』,並加入國際女科技人學會成為理事並擔任APNN主席,提升台灣女科技人的國際能見度與影響力,推廣國民外交,付出的心血及獲致的成就令人敬佩。中國化學會對她一生的努力與貢獻給予適當的肯定,頒予『特別貢獻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