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噴水池與嘉義媽祖婆——許世賢之許家班 精選

2024.01.08   古樓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醫界女傑,政壇英雄」、「賢能第一女英才」
「遍地荊棘不悔民主路,忠直硬氣無逝嘉義風」
「是良醫是良師是百姓父母,為人權為法治為民主鬥士」
這是早年行醫、中年從政的許世賢一生得到的諸多美稱。
她是台灣政壇「許家班」的始祖,開創女性從政先河
無黨無派,清廉勤政,深受嘉義市民愛戴,譽為「嘉義媽祖婆」

(封面照片:取自嘉義市政府「嘉義市記憶庫」)

民選女市長 施政有魄力 

一九六九年一月,嘉義市選出台灣第一位女市長許世賢,這位民選女市長甫上任,立刻積極展現她果敢、堅忍的施政魄力,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即拓寬中山路、興建中央七彩噴水池。

許世賢為整頓市容,以有限的經費,分兩期拓寬中山路,不向兩旁市民收取工程受益費。這條筆直而熱鬧的道路,日治時期名為「大通」,拓寬後電纜全部地下化,是台灣少數趕上世界潮流的道路建設,四十年後依然深受市民稱道。 



不畏強權 決戰中央噴水池 

當年,為配合中山路工程,許世賢提出改建中央噴水池,嘉義縣長黃老達反對,甚至動用荷槍實彈的警察阻撓工程進 行,許世賢毫不畏懼堅持施工,並且親自監工,逼得黃老達只好撤退警力,而造成轟動。從此,許世賢成為市民心目中的政治偶像,中央噴水圓環也成為不畏強權的地標。此後,嘉義市的選舉,許世賢所帶領的「許家班」,只要在選前一夜到中央噴水圓環繞行,自然吸引無數支持者到場,在「民主聖地」「超級市民」的呼喊聲中, 氣勢如虹而順利當選。



負笈日本學醫 返台懸壺濟世 

許世賢一九○八年出生於台南書香世家,父親許煥章為前清秀才案首,她從小耳濡目染親近古籍,對《東萊博議》、《資治通鑑》等政治論著最感興趣。十一歲時,受到父親病逝影響,立志從醫。台南第二高女(今之台南女中)畢業後,即負笈日本東京女子醫專,課業雖然繁重,仍然沒有放棄對政治的興趣,時常利用課餘時間聆聽日本國會議員政見發表會,為她日後從政生涯奠定深厚基礎。一九三○年於東京女子醫專畢業,之後返台行醫,先在公立台南醫院服務,不久開設德泰醫院、世賢醫院,為早年少見的女醫生。 



嘉義媽祖婆 義診助貧有醫德 

一九三三年,二十六歲的許世賢和嘉義名醫張進通結婚,婚後,偕往張進通的母校九州帝國大學深造,後來雙雙獲得博士學位,而有「鴛鴦博士」的美譽,一時傳為佳話。一九四一年夫婦返台創辦「順天堂醫院」,共同懸壺濟世。 

根據順天堂醫院護士長鄧甭回憶,許世賢行醫仁慈有醫德,貧困者醫藥費打折甚至免費,若患者身上缺錢,她還會送給回程車費。蒜頭大水災時,她前往義診一個月,也接受患者免費至順天堂住院,種種事蹟口碑相傳,尤其她因救人而喪子的捨己精神,贏得嘉義市民尊稱她「嘉義媽祖婆」,而「順天堂醫院」的名氣也更加響亮。 



全台首位中學女校長 女權運動先鋒 

一九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許世賢加入國民黨,十一月奉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之命接收嘉義女中,擔任校長,成為全台第一位中學女校長,並創辦了高中部。一九四六年二月組織嘉義市婦女會,擔任理事長,從此踏上從政之路,開創女性從政的先河。她經常為提升婦女權益大聲疾呼,要求政府保障童養媳及養女的權益,主張廢止日治時代遺留的公娼制度,協助妓女從良,成為女權運動的急先鋒。

 

二二八事件 逃過一劫 

一九四六年,三十九歲的許世賢首次當選嘉義市參議員。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許世賢受民眾託付,組團向政府當局提出請求案,卻遭戒嚴單位的歸罪,當時同為參議員的陳澄波、盧炳欽、潘木枝等人都於此時被殺害,許世賢攜幼女張博雅連夜避難外地,才逃過一劫。



穿裙子的選縣長 

一九五一年,當時社會環境對女性很不友善,許世賢參選第一屆嘉義縣長,是台灣第一位女性參選人;當時就讀初中的張文英,在嘉義火車站附近幫媽媽發宣傳單,有位查甫人竟當著張文英面把傳單撕破,說:「查某人選什麼縣長,若選上,咱們不是都要穿裙子!」張文英特地看了一下掛在門口的戶長名牌:「葉等」,事隔多年,張文英仍記憶猶新,但更忘不了整個大環境對女性的歧視,此戰落選也是意料中的。



靠政績實力 傳達民主政治理念 

許世賢將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歷經制憲國大、省議員、縣轄市長、嘉義縣長、增額立委、省轄市長等十三次選舉,除縣長失利,其他連戰皆捷;一九七二年參選雲嘉南大選區的增額立委選舉,以十九萬零一票,全台第一高票當選立委。一九八二年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許世賢成為全台第一位民選女性省轄市長。她的競選風格一貫堅持「絕不低聲下氣拜票」,靠的是政績實力,向選民傳達民主政治的理念。



嘉義市民主聖地 

許家班屹立地方政壇,可說是國民黨不經意拉抬的結果。戒嚴時期,許世賢原本是國民黨籍,一九五四年擔任省議員時,因為質詢嘉義縣長李茂松被控貪污案,要求民政廳長明確交代,以確保地方自治眞義,不料竟被開除黨籍,從此投入在野陣容。許家班清廉形象,根深柢固烙印市民心中,長期稱霸嘉義政壇,每次選舉,許家班母女登高一呼,國民黨對手無不望風披靡,因此為嘉義市贏得「民主聖地」的稱號。

許世賢連任第二屆省議員時,由於能言善道,據理力爭,和李萬居、郭雨新、 吳三連、郭國基、李源棧併稱省議會「五龍一鳳」。一九六○年並和雷震等十七人籌組第一個反對黨「中國民主黨」,雖然在戒嚴時期未能成功,卻共同成為早期民主運動的領航者。 



前瞻性主張 朝野敬重 

擔任立委期間,許世賢提出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質詢,備受朝野敬重。一九七三年主張解除戒嚴,終止「戡亂時期」,建立政黨法,這距離一九八七年底台灣解嚴足足提前了十四年;一九七四年促請實施「醫師法」,取締密醫;興建公教人員住宅與國民住宅;一九七六年要求恢復聯合國會籍,提高國際地位,凸顯台灣國家主權;制定「省縣自治通則」,還政於民,以符憲法;一九七九年主張制定人口政策,墮胎合法化;要求廢除黨禁,開放組黨, 尊重人權;一九八○年提出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要求美麗島事件不可依法治 罪,必須交付司法審判;不能剝奪人民言論出版自由。這些質詢在在切中時弊,許世賢據理力爭,在當年戒嚴時期,更屬難能可貴。



許家班 政治家族 

嘉義市民感念許世賢的恩澤,在其庇護之下,張博雅歷任兩任市長後當選立委,又入閣擔任衛生署長,再回鍋當選市長,又出任政黨輪替後的首任內政部長兼台灣省主席。姊姊張文英一任國大代表,兩任市長。總計許世賢逝世後的許家班,七戰全勝,所向披靡,國民黨在嘉義市長期淪為在野黨,競選時總批評許家班是 「家族政治」包辦政治資源,張家姊妹則回以「政治家族」,靠人民一票一票選舉而當選,是經過民意考驗的民主政治。



鼓勵女性參政

長期追隨許世賢,許家班代表人物的 資深議員林山生回憶,早年男尊女卑的觀念很深,選民支持女性候選人的不多,許世賢除了自己參選,也鼓勵女性參政。和許世賢同期擔任民意代表的劉通響表示, 許世賢立場超然,實事求是,不喜歡無中生有、製造矛盾,她不記仇、不嫉妒。曾任許市長主任秘書的吳西說,許世賢做事掌握大原則,不固執,能接受合理解釋,用人公正,不接受人情關說,深思熟慮,用人不疑,充分授權,分層負責。她也不貪不取,與員工開會餐敘,都以順天堂名義簽帳,非常清廉。



積勞成疾 人生休止符

一九八二年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七十五歲高齡的許世賢決心出馬參選市長, 囊括百分之八十的選票,成為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最年長的民選市長。一九八三年六月三十日,升格週年前夕,終因長久積勞,肝硬化病逝台北中華開放醫院,享年 七十六歲。舉行祭時,由時任省主席的李登輝主祭,備極哀榮,市民或哀嚎痛哭,或三跪九叩,留下無限哀思。



締造十項第一 後繼有人 

許世賢的一生充滿政治傳奇,堅毅不服輸的個性,認真敬業的精神,愛鄉愛土的情懷,締造十項全台第一的紀錄:第一位女性高中校長,第一位婦女會理事長,第一位女性醫學博士,第一位女性市參議員,第一位女性縣轄市長,第一位退出國民黨的女性省議員,第一位女性省轄市長,增額立委得票數最高的當選人,全台年齡最高的縣市長,第一位逝世後獲得報紙整版禮讚的黨外人士。而許家班接棒的女兒張博雅,依循她的腳步,在嘉義市興建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張文英則興建全台第一座眺望塔「射日塔」,都頗有乃母之風。



世賢名字 永留嘉義市 

如今,嘉義市民以行動表達對這位傑出女性的愛戴,市府在闢建九十米環市大道時,將其命名「世賢路」;在四維路交叉口興建世賢國小、世賢圖書館,市中心中正公園則有許世賢雕像,都在紀念這位橫跨醫界、教育界、政界的「嘉義媽祖婆」。一九九七年玉山文化協會整理許世賢文物,包括舊照、傳略、年表、遺物、家書、訪談記錄及行醫時的聽診器、消毒器,長期在世賢圖書館三樓的許世賢紀念室完整展出,並由張進通、許世賢文教基金會出版「許世賢博士紀念集」,供後人追思感懷。 

許世賢總是在創造時代,足為女性典範,不說沒有幾個女人能,連男人也難望其項背!當越來越多女性握有政治發言權的今天,再看許世賢豐富的一生,以及許家班女性參政史,意義特別深遠。讀者若到嘉義,不妨來訪位於嘉義市中心的中央噴水池圓環,讓我們從女性歷史觀的角度切入回顧。

 

-

參考資料:

1.《許世賢博士紀念集》,玉山文化協會編,張進通 許世賢文教基金會印。 
2.《台灣百年人物誌》,公視策畫,玉山社出版。 
3.《快讀台灣歷史人物》,李筱峰 莊天賜編,玉山社出版 
4.《台灣醫界人物誌》,陳永興著,望春風出版。

*本文之得以順利出刊,特別感謝《女人屐痕1: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總編輯簡扶育、本文作者古龍、出版者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書籍資訊 

本文轉載自《女人屐痕1:台灣女性文化地標》,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總策劃:陳秀惠
總編輯:簡扶育
作    者:范    情、鄭至慧、楊    翠、簡扶育、簡文敏、李瓊月、鄭美里、古    樓、葉益青、賴采兒、陳裕琪等

1656 最後修改於 %2024.%01.%08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