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四月號 160期 主編的話 精選

2021.04.14   洪文玲| 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 總編輯
刊載於專欄 主編的話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剛過完象徵春天的復活節和春假,四月下旬我們迎來重要的「世界地球日」,倡議大家實踐環保。當下台灣面對兩個重要環保作為的爭議,「藻礁保護」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案」的討論,生態科學、環境科學、海洋工程、經濟學及綠能等專家及團體,都有許多發言及討論。「環境保護」相關的領域,在理工學院中女性教師及女性學生的比例向來就高於平均,本期電子報為大家帶來相關的人物及議題介紹。

談到環境保護的運作,最重要的一個場域,也常直接面對高強度的爭議及衝突的,就是環保署的「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自1994年底公布實施,目前是第14屆委員會。本期【特寫】訪問第14屆14位民間委員中唯一的女性委員-袁菁教授,暢談她將環工實務經驗體會帶進課堂教學,及長期擔任政府委員的心得。2019公布本屆環評委員人選時,引發婦女團體及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等行文環保署提醒,電子報140期亦有三篇專題報導討論相關議題,後環保署呼籲各方推薦人選時兩性都予推薦。

 

要從事環保相關的工作,其中一個選擇是直接進入工廠工作,在源頭協助污染減量及品質管理。本期【一日】由在傳統產業擔任工安及環保主管的亮晶晶,分享她一天的工作。做為工安主管,她負責督導環安現場工作,同時也要負責如何實踐「淨零排放技術」、「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永續」等的規劃,但是進行的方式可能讓人有點驚訝呢!?

同時在許多社會文化中,女性環境與氣候變遷議題影響的程度高於男性。本期【專題報導】分享〈口述歷史與訪談 看見女性環境倡議者身處疫情下的困境〉,關注在世界各地疫情對最邊緣化的社群(包含女性)的衝突,而這些地區女性成環境倡議者能對地方政府事務,及自然資源管理等有重要的一手觀察及參與。


回到個人作為,當然也有很多愛護地球的實踐方案,例如台灣的減塑行動及環保文化的建立,就是世界知名的案例。本期【生命】介紹只有女性可以做的愛地球行動-使用永續生理期用品。當我們呼籲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不小心會忽略紙尿褲、衛生棉都是含高度塑膠成分且不容易分解的。經過一些練習和生活型態的調整,有許多友善地球的生理期用品,可以讓我們善待地球,同時生理期也會更舒適自在喔!

 

3月底也是萊雅支持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揭曉的日子,今年由大氣科學、材料科學、及資訊工程、物理研究領域的科學家獲獎。為了讓更多的女學生認識女性科技人才,【會後報導】分享慈濟大學與台灣女科技人學會在花蓮辦理的STEM春季研習營,由神經科學學者,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等女科技人分享專業及人生的信念與追求。

 

本期【好文】也為大家介紹研究氣候科學的先驅Eunice Foote(尤尼斯.富特),她是第一位提出溫室效應研究的科學家。她是一位業餘科學家,在1856年發表研究成果時由一位男性同儕宣讀她的論文,在150年後科學界才正式肯認她的貢獻。同時分享的還有將塑料變成磚塊的創業家,及小六生對於國小英語課本的性別刻板印象的質疑!

 

在環境議題上,「生態女性主義」有重要的貢獻與影響,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了解。女性是人類社會重要的一部分,下個月全世界慶祝母親節,我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珍視我們的女兒」,歡迎大家投稿!

2028 最後修改於 %2021.%04.%16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