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老狗也要學會新把戲-談伴侶轉職的心態調適 精選

2025.08.07   王治平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
刊載於專欄 職涯
  • 字體大小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2期職涯-老狗也要學會新把戲-談伴侶轉職的心態調適 女科技人電子報第212期職涯-老狗也要學會新把戲-談伴侶轉職的心態調適

如何在不同的工作場域面對不同的議題,但依然還能維持類似同步思考的共識。

(照片出處:客座主編與AI協作製圖,用一同早餐的儀式開啟屬於我們的一天)

十多年來,我們幾乎就是天天一同上下班,在同一間研究室裡討論與互相陪伴,原以為就會是這樣的工作型態一直到退休。兩年多前的年假期間,她接到一個借調轉職的徵召,在彼此討論一番後,決定接受新工作的挑戰,同時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型態將有所改變,開始我們在不同地點工作的情境。幸好還是在同一個城市,每天下班後依然會回家見面。

新工作最大的改變就是她每天都得早起上班,不再像以前大部分的工作時間是可以自己安排的。除此之外,在這段期間裡,因為兩人的工作場域跟內容大大不同,我們開始有意識地為拉平與共享兩個人做過的事以及思考的方式而努力。也就是說,我們會因為參與某一件事,或做了某一個決定、開了某一個會議(當然是非機密的),刻意地跟對方討論,說明雙方思考的議題為何?以及闡述一些觀念的轉變。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和伴侶從事不同的工作,腦袋裡想不同的事情是很自然的,但我們剛好相反;長期以來,我們的研究發展與社會服務工作,都是奠基於類似的思維價值與高度的溝通頻率,做最有效率的討論下完成。於是伴侶轉職後的挑戰變成:如何在不同的工作場域面對不同的議題,但依然還能維持類似同步思考的共識。

另一個努力,就是維持平穩的心態,做最大的努力而不情緒化也不口角。因為之前都是一起工作,所以生活與工作的節奏非常一致,對彼此留有的異質空隙很小;但現在是在不同的工作場域,面對的事物與所擔任的角色都大大不同,甚至還有即使是我原本專業的領域,也必須在利益迴避的情況下而無法繼續接受委託。於是會提醒自己,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對方就了解自己的事情,而是要仔細地為了讓對方跟自己同步細緻的思考,用最適合的語言與態度溝通和分享。

她在結束借調工作的茶會上,公開地跟同仁分享,非常感謝我在每一天早上,都跟她一起吃早餐,並且送她到門口上班去。在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裡,這彷彿是我們重要的儀式,認真地重視每一天分開的時間,好好地盡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後回到家裡可以再次的將兩個系統的認知與體會同步。

在那段時間裡,她擔任一個重要的行政角色,有機會去擘劃尚未開展的重要事務,以及運用她出色的整合能力與人和,建立多方溝通與了解的管道,這些都是我一直深信她可以為體系為周圍的人帶來更多價值的地方。

但同時這也是一種極度的情緒勞動,她一直秉持著學者為政府體系服務的想法,將學術研究的品質,融入政府運作。她希望在所有的言行舉止,討論與化解爭議時的種種作為,都能夠實現出尊重各方,以共識建立為目標的模式。因此她常說要要求自己時時刻刻呈現溫柔、包容、堅定、穩定的態度與能量,這樣高度的情緒勞動,不只是她個人特質與理想,其實我知道,她是盤算每天回家充電就好。就是把我當個 power bank 一樣,知道她所有的困頓、煩惱、迷惑,雖然有很多事情不能也不應跟我細說,但每天的相處,彼此的打氣,就是最穩定的底蘊。

前陣子她跟我說,一年半的時間在體制內服務,回到學校轉眼也就將要一年半了,好比執行了一個完整的歷程。我對自己感到欣慰,也覺得很驕傲滿足,雖然我們並沒有在年少的時候相遇,但終究也彼此成就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成長。我也會繼續欣然地當個襯托紅花的綠葉(因為腦子可以動得比較少,頭髮比較不會白),彼此相互扶持前行。

 

34 最後修改於 %2025.%08.%13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