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riam Sarachik從不放棄物理學 精選

2020.12.14   科科性別|Facebook貼文|2020.10.23
刊載於專欄 好文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女孩們,一起勇敢立下科學大志吧】

儘管大多數國家皆鼓勵女性在STEM領域中的發展,但現今的科學研究領域仍多由男性主導,且女性亦需面臨社會上的限制和阻礙。此時,女科學家的成功楷模無疑是啟發下一代女性勇於踏入科研領域的最佳助力!

近來正好有幾位在其研究領域成績斐然的女科學家模範,一起來認識她們吧。

科學研究是人生的第一順位

今年的諾貝爾獎得獎名單在本月初公佈,法國學者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學者道納(Jennifer Doudna)因開發出被稱為基因剪刀 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榮獲諾貝爾化學獎,這也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全女性的研究組合。

夏彭提耶在受訪時表示,自己永遠先將科學家的身分放在第一順位,並希望能藉此向年輕女孩釋出強大訊息,鼓勵更多女性踏入科學研究領域。

此外,今年的諾貝爾科學獎項總計有8位得主,其中3位是女性,除了獲得化學獎的夏彭提耶和道納以外,美國學者吉茲(Andrea Ghez)亦與其他兩位學者因黑洞的研究成果而獲得 #諾貝爾物理獎 的肯定,同時也打破了諾貝爾化學和物理獎歷史上長久以來多頒給男性的天花板。

永不放棄的研究精神

除了諾貝爾獎之外,今年美國物理學會(APS)的 #傑出成就獎 亦頒給了女性。美國物理學家Myriam P. Sarachik因其對固體和分子磁性電子傳播物理學的重大貢獻而獲得這項APS最高榮譽。Sarachik 在紐約市立學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任職近半個多世紀,不僅在物理學界成就傑出,亦致力於捍衛人權以及堅守物理學中多樣性與包容性的原則。

Sarachik在研究生涯中克服了性別歧視的阻礙以及痛失愛女的悲劇,孜孜矻矻地在物理世界中實踐自我。她獲獎時表示,女性在物理學上的能力和男性不相上下,但她認為女性在歷經歲月磨練後,往往能在研究實驗中展現更為堅韌的力量。

退而不休的研究毅力

在台灣,也有很多女性將人生奉獻給科學研究。有「台灣癌症醫療之母」之稱的 #彭汪嘉康,是台大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她發現細胞內染色體異常與腫瘤的關係,奠下全球癌症治療研究的基礎,並在1971年成為美國首位獲頒「亞瑟.弗萊明獎」(Arthur S. Flemming Award)的女性和外籍人士。

她在60歲時毅然選擇回到台灣,致力於提升台灣癌症治療水準,以及培育台灣腫瘤醫學人才,同時推動天天五蔬果 等宣導,使防癌知識普及於台灣民眾。

今年彭汪嘉康已經88歲,研究和看診仍不間斷,體力和毅力都相當令人折服。而獲得許多女性第一頭銜的她,在受訪時也表示,她是用實力來證明自己做得比男性更好!

想看更多女科學家們的人生故事嗎?快點來看看!


(全文轉自科科性別臉書粉絲專頁。照片出處: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點此連結原出處}

1847 最後修改於 %2020.%12.%1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