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萬年窠臼的性別科技迷思

2017.07.12   王雅玄|國立中正大學 教育學研究所 教授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女性如何積極投入科技領域?答案必然是減少阻力、增加助力。科技領域為什麼進步神速,而性別科技進展卻慢如牛步?顯然是阻力多助力少。

關於此議題,我在科技部重點研究專案的性別科技多年期研究,發表系列著作〈主宰性別主宰科技?科技性別化現象分析〉(王雅玄,2012)以及〈如魚得水?科技女性成功論述之研究〉(王雅玄,2014)和〈如履薄冰?科技女性陷阱論述之研究〉(王雅玄,2016)兩篇姊妹作。研究歷程中我接觸到極為有成就的科技女性,同時也了解這些女性周遭男性的看法;任職大學十餘年來,指導性別研究論文、擔任性別教育與女性主義等課程教學、參與地方縣市政府的性別平等委員會與婦權會、中央性別輔導團等業務、民間或政府舉辦的性別講座。這麼多年的心路歷程下來,我發現我累積了相當多關於性別政權萬年窠臼的感慨。

本文是我對性別窠臼的感慨書寫,想著,是不是有朝一日等我們打破這些萬年窠臼,性別就能平等? 但那天何時到來? 還是真如課堂中和學生得出的暫時結論:性別不可能平等,只能趨近平等?大家對於性別科技有哪些萬年窠臼的迷思呢?以下分別從社會層面、家庭層面、學校層面、個人層面來剖析並重建之。

 

「成為男人」的成功論述?

研究發現,現階段的科技女性成功論述仍然以陽剛特質在科技領域中占優勢(王雅玄,2014),但是這種科技領域中的陽剛霸權,醞釀成科技女性採取「成為男人」的成功論述,卻又在悄悄帶來陷阱論述──陽剛女性在男女夾縫中求生存,產生了自我排擠效應,受限於生理弱勢容易產生失能恐慌與成功恐懼,造成科技女性在學術網絡中的寂寞(王雅玄,2016)。因此,在社會層面來說,科技領域迫切需要建立女性社群,我們相信在充滿著女性楷模的科技領中,會展開各類性別氣質的女性,因此無須特地展演特定氣質,女科技人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群組,不會自我排擠,也得以在學術網絡中展開其活耀性,不會感到寂寞。

 

「成功女性」的陷阱論述

許多研究個案對於「成功女性」有很深刻的反省,多數科技女性都同意女人落入了三個陷阱論述──「全母職」原罪、「非母職」汙名、「好女人」羈絆(王雅玄,2016)。女性稱得上成功,必須是家庭事業兩全。如果女性僅僅扮演好女職或母職,為了家庭「犧牲」自己事業,這不是成功女性。如果女性事業做得很好,但未婚、無子或離婚,傳統概念終歸是失敗女人。如果事業女性表現出熱衷家庭議題,又會被懷疑對事業不夠盡心盡力。這些陷阱論述導致女性必須雙倍付出,史上稱頌傑出女科學家總是家庭事業兼顧,但稱頌傑出男科學家則從無交代其家庭職責。這是社會普遍對成功女性的定義,先顧好家庭,才發展事業,此為「成功女性」的迷思。這些家庭層面的母職與女職迷思,是我們應該逐漸打破的,並積極建立一個支持女性邁向成功的友善家庭環境。

 

「女校有利」的成功論述?

研究發現,女校能孕育出有利女學生科技發展的教育環境(王雅玄,2014),包括獲得同儕資源與女性教師典範、女校恰好排除了男性主導科技的刻板文化。但這也不必然,若是女校依然遵循父權體制的性別政權,反而會成為性別再製的魔手。因此,如何擷取男女分流中對女性有利的成功論述,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面向。在目前多為男女合校男女合班的現況下,身為教師應該如何形塑鼓勵女性從事科技領域的教育環境?這是一項大工程,因為進行性別意識形態的重構並非易事,一些壓抑女性排除女性的意識形態與窠臼,有賴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去消除。減少阻力之外還要創造助力,不僅僅是教師,同儕職員等等都必須在學校環境中營造出女性有利的成功論述,包括教學策略、活動設計、教育期望、班級經營、同儕關係與資源取用,都要創造出有女性意識的學校文化或女性成功論述。

 

科技「女性花瓶」的陷阱論述

不少年輕女科技人指出,近年來科技職場中,女性頗得利於性別平等論述(王雅玄,2014)。由於聯合國與世界各國政府都盡力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所以無論各行各業都期待性別比例的平衡,這樣的趨勢使得女性似乎比較容易進入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領域。「為了符合性別平等精神,科技單位總是要錄用幾個女人來凸顯性別平等作為吧!」這麼說來,女人在科技領域中,依舊是充當性別主流化政策的花瓶論述。這樣的論調一方面有助於女性進入科技領域,但一方面卻止於性別優惠政策而令人氣餒。事實上,絕大多數女科技人都是自幼對於科學有高度興趣才進入此領域,因此我們也呼籲,無論是女性個人或社會大眾,都應該屏除科技女性的花瓶論述,強化女性對科技與科學的興趣與貢獻,勿以花瓶論述的性別認同取代了科技認同。

 

臺灣還是個性別平權的失樂園嗎?

筆者今年於行政院出版的性別意識進階教材《性別與教育、文化與媒體》之序言中指出,在今日高等教育如此普羅化、科技媒體如此進步、文化如此多元前衛的臺灣社會中,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依然有爭議、藝術與運動依然是男人的天下、總統已是女性而文化習俗依然男尊女卑、媒體還在物化女性,臺灣整個場域仍然是處於表面上性別平等、骨子裡仍是性別平權的失樂園。上述分析提供的是對社會結構改造的大工程,以下幾個給想進入科技領域的年輕女學生建議。

  • 勿盲從,忠於自己的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性別潛能。
  • 做自己的事,懂自己的心;點滴工程,改造自己與他人。
  • 洞察社會既定窠臼,以獨立的自我認同取代花瓶論述。
  • 尋找女科技社群,強化成功論述,去除成功恐懼。

總之,我們應該致力構築女科技人才的支持網絡,吸引新世代女性進入科技場域。再打造更多的科技女性成功論述,進而破除科技性別化的結構問題。

4939 最後修改於 %2017.%07.%12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