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林麗華

2013.04.10   林麗華|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接到台師大物理系傅祖怡教授的邀約 即將在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介紹刊出,我何德何能?誠惶誠恐,不知如何下筆,剛好看到第20期報導的連鯤菁女士,她提到:「民國50年代,台南女中高三,甲組(理工科)只有29位學生,勉強湊成1班」,她和我就是其中的兩位。

回想塵封往事,當年其他各班都有五十幾位同學,大隊接力賽選40位參賽即可,我們不但老弱婦孺全下場,抽中「上上籤」的還要跑兩次。拔河比賽,對手班級挑29位菁英出賽,我們僅管想了很多「合力、分力…」,裁判剛吹哨子,我們就兵敗如山倒了。

舅舅開設鐵工廠,有許多機械設備。小時候,我常站在舅舅允許的安全位置,觀察機器的運作、觀察鐵片如何成為鐵管等等。我提早入學,又屬於「晚熟種的矮冬瓜」,有一天,小學自然科冬俊賢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完整的蒸汽機構造示意圖,講解後,請好多位同學上台,大家都理不出頭緒,突然,老師低頭看到最前排的矮個子…,我把蒸汽機示意圖的運作講完,還依稀記得老師欣慰鼓勵的笑容和讚美,而今,不知老師是否健在?父親是信用合作社職員,但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小時候,父親會玩虹吸管等「自然奇觀」給我們看。也許是上述這些因緣,學生時期我的「寶貝」就是一把螺絲起子,只要有人丟棄的物品是我感到好奇的,我就東拆西拆,探索一番,丟棄前還可以來個「器官捐贈」,所以我擁有一些「珍貴」的小零件,心裡好快樂,活得真「富有」。

記得初一(國一)時,家裏大通舖、小客廳交界處的天花板高高掛著一盞昏黃的燈,心裡希冀著:客廳角落的書桌上能有一盞檯燈增加照明,然而,民國四十、五十年代,台灣一般的家庭大多是儉樸、拮据的,一直不忍向家計沉重的父母提出要求,於是靈機一動,「何不自己動手做一個?」想到棄置於床舖底下,小時候學走路的木製扶車,我把輪子拆下來當檯燈底座,同時在床舖底下的舊物堆裏先後找到一段電線和一個燈座,接著到電器行買插頭和燈泡,並向老闆要了一小段裁下來的廢料塑膠管,下端插在輪子軸心的洞裡,上端安置燈座,憑著小學老師曾教過的一點點電路基本概念,小心翼翼地邊想邊安裝,「大功告成」後,懷著十分期待的心情準備插電,豈知被母親攔了下來:「你這樣不怕被電到?」我只好將安裝好的檯燈又拿到電器行請老闆幫忙檢查,是否一切無誤?令人開心的是,老闆說:「組合完全正確,可以安心回去使用。」就這樣回到家裏,在媽媽疑慮的眼光中,就在這插電的瞬間──小檯燈亮了!那一刻,至今難忘。(註:如果有小讀者看到這一段,我想叮嚀的是:做實驗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有老師或專家指導,例如我國一時,做完檯燈,要請專家檢查後才能插電,畢竟 110V.電源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實驗就犧牲寶貴的健康,甚至生命,我們還有更「偉大」的實驗要做,不是嗎?)

我這獨一無二,沒有燈罩的陽春檯燈,一邊照亮我,另一邊照亮媽媽的針車,我做功課時,媽媽踩針車籌理一家七口的衣服,熟悉的針車聲,有多少溫馨、多少孺慕。初三(國三)時,威力驚人損失慘重的白河大地震,我的小檯燈居然沒有倒,它伴我初中(國中)、高中六年黃金時光。雖然告訴自己:「一切都是時間的函數,不要太戀物」,但上述木製扶車的輪子,迄今仍在我的櫃子裏。

也許是上述種種「享受獲得新知的喜悅」「享受動手動腦的成就感」、,我就是喜歡東搞西搞,當老師後,又因為有科展、發明展,搞出來的東西剛好可參加這些展覽,有機會互相觀摩學習,感謝上天豐厚的賜予。

早期的科展、發明展都有教師組,我都是從教師組開始參加,後來教師組被取消,只能參加學生組,於是開始嘗試指導學生,漸漸指導出經驗與樂趣。學生探索過程,在挫折中摸索,可能經過數週或數月,突然,學生驚叫「成功了!成功了!」這是何等快樂的事,不被感染也難。我們在簡陋的實驗室裏,居然能享受到尖端實驗室大師級科學家相同的樂趣,感謝上天的厚愛。

研究的路程不一定都是順遂的,有時候會碰到有如下面歌詞的冏境:「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期待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有時候,上帝不那麼輕易洩露他的機密。國中生是剛萌芽的幼苗,這時候要鼓勵他們:「遇到困難,就是要學到新東西的前兆」「有、時候,轉個彎,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作的同時學到東西,作的同時獲得樂、趣就可以了」等等。如果實在無法突破,我會幫他們換個較容易的題目,他們是科學的幼苗,要好好呵護。

引導我進入科展領域的是恩師台師大蕭次融教授,他的名言「創造會帶來更多創造」,我常體會到這句話。科展、發明展的作品,常常是一件導引一件又牽引另一件,所以在全國科學展覽及發明展,教師組及學生組,總計獲獎:全國第一名共 6 次、全國第二名、第三名各十多次。也因此榮獲:全國師鐸獎(民國76年)、省政府工作模範獎(民國76年)、教育部教學優良獎(民國 82 年)、全國科學展覽優良指導獎(民國91年)、美國發明專利兩項、日本專利兩項、我國專利十多項,代表國家參賽,多次榮獲各種獎牌。同時也寫了三本書:趣味科學攜遊記第一、二冊(第三冊待續),及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出版的空氣與水的遊戲。

數十年來,總共設計了一百多個趣味科學實驗(不需使用酒精燈),在數十場演講裏,與很多中、小學、幼稚園老師分享,大家互相腦力激盪,又產生新的作品,愈積愈多。我常用「累積就有厚度」來鼓勵學生,而不知不覺中,這句話也鼓勵了自己。

科展作品中,最有趣的是:利用磁碟片測量靜電力,最有深度的是:新的表面張力測量法。民國 97 年,以「新的表面張力測量法」指導後甲國中兩位女學生越級挑戰,和全國高中一起參加國際科展,居然打敗北一女等名校,榮獲物理與太空科學類全國第一名,因為學生年級太小,不符美國規定,不能到美國參賽,評審教授團推薦我們到紐西蘭,擔任國際科學展覽台灣參展代表。紐西蘭為了保護學生,沒有設立第一、二、三名或金、銀、銅牌的獎,但頒給我們 the Best International Award 的獎。我們共查到5種表面張力測量法,但沒有我們獨創的方法,所以我們向美國申請發明專利,美國很快就核准,沒有任何異議、沒有任何核駁。兩位小女生榮獲保送台南女中數理資優班,現在兩位都就讀於台大醫科,期待她們成為台灣女科技人的明日之星。

科展、發明展的題目,何處尋?這沒有一定的章法,每人每年各自不同,我常以「無限多點」鼓勵學生:
1、多元的材料來源:
日常生活、課本教材、考題、報章雜誌、書籍、網路、電影、電視節目、參觀科展、發明展、科學園遊會、參加研習、聽演講、與人交談、教學相長與學生互相腦力激盪……。
2、若能跨領域,題目的選擇更豐富。
3、「題目」都被前輩們作掉了,我們還能作什麼?如果「題目」好比紙上的點, 把前輩們作過的,點上去,雖然有密密麻麻的感覺,但一張紙,不是可以有無限多點嗎?
4、當自己或學生的最佳「心靈捕手」,隨時準備好「捕手手套」——idea 稍縱即逝,要利用紙筆或錄音機隨時記下。

讓學生們知道:科學探索是一件相當有趣且令人興奮的事情,投入科學研究行列,而能為社會、為人類有所貢獻,將是很充實的人生。更何況「創新」不但可解決問題,同時令人自我肯定,可滿足成就感,沉浸在快樂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科學展覽或創新發明展,在多元的考驗、體會中,師生都能獲致多元的成長。

時間過得真快,我在台南市後甲國中當了34年理化老師,並且已退休8年,回憶剛當老師時,有一位女學生告訴我,她媽媽不相信理化老師會是女老師,她媽媽要到學校來「求證」。民國80年,我獲選為教育部美日科學教育考察團團員,美國德州某高中的男校長說:「要特別注重女生的科學教育,因為今日的女生是明日的媽媽,而媽媽對小孩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瞧!這數十年來,整個社會變遷有多大。誠然,我們要更注重女生的科學教育。

談到教與學,「能階」是不容忽視的。由以下「種草莓」的真實事例,可知教學者的任重道遠:
某師曰:「學生種草莓。」
我問:「種在哪裡?」
某師眉頭輕皺、眼皮微斜、語音略強:「吻痕啦!」
我想真是時代不同了,「女生上學還塗口紅阿!」
「是女生脖子上有吻痕」
我驚問:「男生塗口紅?」
某師眼珠半睨、嘴角半抿、不吭半聲就走了,臨去還拋了個酷酷的秋波,丟下我這位滿臉疑惑的族長——單身貴族的族長。

某日,和一位身材魁梧,力大無比的老師打乒乓球,高速小球結結實實地打在左手臂上,待打道回府,發現皮膚上凝紅的球印還捨不得隱退,突然,我了解「脖子上的草莓」了。突然,我也了解,為什麼有些學生會有學習上的困難——若背景知識還沒調適至必要的「能階」,是難以有深刻認知的。為師者,待努力之處,還真多。

本來不知該如何下筆,卻胡扯一大堆,引用我退休時,於歡送餐會中,致學校裡老師同事們的感謝詞的中段,當本文結尾吧:有一首西洋歌曲,歌詞直接翻譯過來是「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大丈夫」,我覺得它的涵意應該是「經過多少歷練,才會成熟」。我退休了,才突然發現,糟糕,我怎麼還半生不熟。所以,大家三不五時會看到我跑回學校繼續成長。

當我年輕時,好奇跑去學了一點「空手道」,接著在後甲國中的講台上練了34年的「胡說八道」,後來到成大參加一系列的奈米研習,才發現原來我還有更高的武功,叫做「不知道」。現在退休了,我繼續研發趣味科學教材,誘拐少男少女,讓他們在快樂歡笑中學習理化,換句話說,現在我正在修行的是「笑裡藏道」。未來會修行「哪一道」呢?「天知道」——「自然之道」。

 

4014 最後修改於 %2018.%05.%24
此分類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