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彭莉惠

2013.10.10   彭莉惠|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刊載於專欄 特寫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在新竹關西客家農庄長大的我,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生命經驗。

接受傳統根深柢固客家文化涵養的父母,因為背負傳承香火的期許,而積極「做人」;最後父母始終沒有如願,也成就了我們家成為名符其實的「八仙女」的「罕見」家庭。亦致使經歷陽剛父權文化教養的我,自小即對傳統的性別社會文化價值,有許多反省與批判,亦造就我日後對於社會學與性別研究的深厚研究興趣。

性別與科技相結合碰撞的經驗,可以回溯到我的專科經驗。因為當年聯考成績不盡理想,加上父母希望離家近比較放心,因此選了附近專科學校的機械工程科系。讀了五年最主要的收穫是,認清兩件事,第一,自己不適合陽剛的工程科系;第二,立志將來要當大學老師。雖說自己不適合念工程科系似乎念的艱辛勉強,但也因為五年的歷練,對於工科的文化、性別差異的角色期待與對待有相當深刻的體會。亦促使日後博士論文要探究高科技廠商員工的人才培育時,能較快速掌握到科技產業技術人才培訓的特殊性。

自身的家庭與求學階段的生命經驗,往往是涵養我日後做研究的養分。不論是刊登在《台灣教育社會學》「台灣高等教育擴張對職業成就的影響:世代、性別、性別化科系與初職社經地位的取得」,或刊登在《社會科學論叢》的「性別信仰對科系與職業選擇的影響」…的論文,在在都是受惠於過去獨特的性別社會化經驗。從專科機械科畢業,插大到世新社會心理系,再到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再到政治大學社會學博士班,再到美國杜克大學做博士後,這段求學與研究歷程很漫長,雖看似繞路,但對我來說,這段歷程給我更廣闊與深度的親身體驗,不僅讓我對於台灣的高等教育系統,包括技職體系/學術體系、私立/公立體制、國內/國外教育系統、社會人文科系/自然工程科系,有許多觀察、反省與研究興趣;亦培養出更具跨科際/跨科系/跨文化的思考/分析/整合能力。

在求學期間,除了延續對於性別研究與後來衍生的教育與勞力市場連結的研究關懷外,至博士班階段,由於受到博士班論文指導老師的啟發,引領我對科技業的廠商組織與企業社會學、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議題,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因此,我的博士論文著重在台灣高科技廠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特別是人才培育的部份,包括員工的數位化教育訓練、員工訓練的外包與整體對於人才培訓的態度與實踐進行探討。歷時三年地浸泡在企業組織,深度訪問41家廠商人資主管(包括:友達、台積電、聯詠、日月光…等新竹科學園區及高雄、台中加工區的大小型製造業廠商),與其他相關人資協會、政府官員、教育訓練機構人員,總共72人的田野訪問資料,以及問卷調查122家廠商人才培育的經驗,我的論文開展出屬於臺灣廠商人才培訓經驗的解釋框架。

很慶幸,過去對於學術研究的一些耕耘,有獲得肯定,包括獲得國科會博士論文撰寫獎,以及國科會博士後出國研究獎助與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博士論文優等獎,亦有幸到美國杜克大學師從林南教授。在長達十幾年的社會學訓練與養成過程,對於社會相關議題已發展出自己比較深刻的認識與觀點,但亦在過程中,體會到知識浩瀚與無窮盡,必須更謙卑與努力投入,尤其應該將自己過去所學,貢獻社會,造福人群。

除了研究與教學外,目前亦關心客家族群的文化傳承與客家認同,並擔任新莊客家協會的副理事長,亦同時參與許多社會服務(例如,台灣社會學會副秘書長、考選部國家考試公務共通職能分析委員等)。除了教職與社會參與外,作為一位育有子女的母親,亦極為積極努力地參與學校教育與公共事務的推動,並先後擔任家長會副會長、故事志工媽媽、家長讀書會帶領人,並協助學校撰寫親職專欄等。當然,作為一位資淺的大學老師,受到評鑑與升等的制度規訓要求,自然是肩負學術與生存重任。但總覺得在過去實在受益到太多人的愛與幫助,更應該即時將這分愛與幫助傳承下去。我也相信萬事相互效力,多做多學多擔待,終究能夠磨練自己更加茁壯,更有餘力能夠助益造福更多人。

 

 

4244 最後修改於 %2018.%05.%24
此分類更多內容:

媒體

台灣女科技人的一天DVD:第五輯 科學,讓我走回部落!一分子生物科學家華國媛Amuy Roisha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