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性別色彩揮之不去?給分組前閱讀的一封信 精選

2022.04.13   陳婉琪|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刊載於專欄 專題報導
  • 字體大小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經過簡單的初步分析,我發現,「就讀組別」這項因素,竟然就真的完全解釋了高中男生在測驗成績上的優勢,這樣的結果,坦白說,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高中男生的能力測驗高於女生,都是分組惹的禍?

 

幾年前在分析TEPS資料時發現[1]:從國中階段的能力測驗來看,不僅男女生沒有太大差異,平均來說女生的分數還經常高於男生。但來到高中階段卻出現了男女生大翻轉——男生的進步幅度較大,導致高中時期所有的能力測驗分數,均顯著高於女生。

 

觀察到此現象,初步揣想是,或許「女生發展得早、男生成熟得晚」解釋了這項發展的性別差異——男生較晚熟,但在青少年後期的發展速度可能較快。不過,相較許多西方國家的新憂慮(指女性崛起,男性於教育成就大幅落後,成為新的研究課題), 台灣資料所顯示出的性別差異,跟世界其他地區的情況,似乎不太一樣。原先放在我心上的疑慮,逐漸發酵成具體的懷疑。

 

經過簡單的初步分析,我發現,「就讀組別」這項因素,竟然就真的完全解釋了高中男生在測驗成績上的優勢,這樣的結果,坦白說,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基於這些初步分析所發展的後續論文,亦即關於選讀組別與能力發展,我的研究結論如下[2]:

 

(1)  在學生原本程度(以國三測驗成績為準)及成就動機相同的情況下,高二選讀自然組的學生,能力測驗分數將比社會組學生提升更多。[3]若將這種效果稱為「自然組效應」,那麼,這種正面效果,與性別無關——對男生、女生都一樣。

 

(2)  由於性別與選組的高度相關(男生當中有72%選自然組,女生只有36%),這同時也導致了高中男生基本認知能力的進步幅度比女生來得大。

 

(3)  換個說法來敘述這件事:高中階段能力測驗分數的男女差異,可全由「自然組效應」所解釋。若將自然組、社會組區分開來,同組內男生與女生之測驗分數並無顯著差異。[4]

 

這樣的結論有何意義?鼓勵大家(尤其是高中女生們)都去選讀自然組嗎?這將是一項荒謬的建議。人文社會領域——法律、商管或政經事務、基礎學術研究、傳播、文化創意……這些部門,作為社會分工的一部分,鮮少人能說不重要。但是,以上結論明明白白的意涵卻是「自然組的訓練較佳」,至少在可測驗出來的認知分析能力上是如此。



科學就讀意願的性別差異:國際比一比

 

大學裡有許多科系,相當具有「性別色彩」。譬如,文學院裡的女生比例特別高,而理工學院裡的女生比例特別低。這種現象,在社會學裡,被稱為「性別隔離」(sex segregation)——這個名詞乃仿照「種族隔離」的定義邏輯,被用來說明某些學科(譬如機械系)或職業(譬如護士)裡,某種性別特別集中(或甚至幾乎清一色是特定性別)的現象。

 

「女生對科學較沒興趣」、「男生較適合讀科學」這類說法(及相應的行為),在其他國家、不同的社會文化裡,也一樣根深柢固、廣為流傳嗎?利用跨國教育調查資料,我們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OECD每三年執行一次的跨國教育調查計畫,常被用來做國際間的教育評比。此計畫主要是針對即將完成義務教育的15歲在學學生做閱讀、數學及科學這三個領域的程度測驗,隨同測驗也會進行問卷調查,探究可能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相關因素,為教育政策提供依據。2006年的PISA的深入探討主題被設定為「科學素養」,問卷內容很廣泛,其中包括了學生未來的科學就讀意願,以及對科學的看法或興趣。

 

台灣於2006年首次加入評比,在57個參與國家之中,數學名列第一,科學名列第四,閱讀名列第十六。不論是數學還是科學,男生與女生的平均分數並沒有顯著差異。

 

既然台灣男生與台灣女生的科學程度測驗分數差不多,那麼,「科學就讀意願」有沒有性別差異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分析了這個題項:「中學畢業後,我想要就讀與科學相關的科系」(I would like to study science after secondary school)。

 

表一的「國際比一比」呈現了各國男生與女生有意願者的百分比,以及性別差異。可以看到:台灣的九年級國中男生,48%表示將來有意願就讀科學相關科系,而九年級女生當中只有22%有意願。接著後面三欄,分別用三種方式來計算性別差異:第一種為「勝算比」(odds ratio),指男生有意願的勝算為女生的幾倍;第二種為百分點差異(男生百分點減女生百分點);第三種則是兩個百分比相除,即男生比例為女生的幾倍,又叫「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

 

(表一)科學就讀意願a之性別差異——國際比一比(PISA 2006:57個國家)

圖片來源:巷仔口社會學



發現了嗎?台灣擺在第一列,並不是因為要讓讀者快點看到自己所關心的家鄉,而是因為「科學就讀意願」的性別差距不論怎麼計算,台灣都是世界第一。

 

台灣男生表達有意願選擇科學相關科系的勝算(odds)為女生的3.37倍;台灣男生有就讀科學意願的比例比女生多了26個百分點;若直接相除,則男生百分比為女生百分比的2.22倍。說台灣世界第一可能仍證據不足,但在這57個參與國當中,確實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在科學就讀意願上,有著跟台灣一樣如此驚人的性別差異。

 

觀察一下這個性別差異排行榜前十名(依勝算比排列),參與國當中只要位於東亞地區的,通通都上榜了——台灣、日本、香港、澳門及韓國,這些地方的15歲女生,有意願就讀科學的比例,都遠比同國家的男生們低,此性別差距在國際比較之下顯得相當突兀。



東亞國家的女生不喜歡科學?

 

東亞國家的女生不愛讀科學嗎?不同性別的確可能在性向、喜好上有差異,不過,如果其他地區並不存在幅度這麼大的性別差異(全部樣本中,男生有意願者百分比,只比女生多了兩個百分點),要用生物因素來解釋東亞的性別差異,就比較說不過去了!(難道東亞女生的天性要比其他種族的女生對科學更沒興趣?)

 

確實有各種原因可能會影響平均填答狀況。譬如,國民習慣不同(日本人可能特別不喜歡填極端值)。又如,各國文字同一語彙的表達內涵有差異,也會造成國家平均值的差異(舉例來說,同樣「科學」一詞,在不同國家裡,可能被理解的範圍稍有不同,因此影響到有意願就讀的比例)。但以上所舉的兩個原因,都只能解釋國家平均差異,對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性別不應該有不同的影響。

 

從以上國際比較所引發的問題,可能要比能夠回答的問題來得更多。這件事台灣奪冠的原因是什麼?東亞國家又為什麼在學科偏好上展現如此一致的性別差異?在此我提出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文化假說,另一是制度假說。兩者也可能並不互斥,而是相互強化的關係。

 

「文化假說」乃訴諸於文化因素來解釋現象。很可能東亞文化對不同性別適合就讀什麼樣的學科領域,有特別強的刻板印象,因此,家庭環境、學校教師都會在不自覺中傳遞、灌輸、強化「性別與學科領域有重要關連」的信仰。「制度假說」則是假設教育制度為關鍵因素,造成東亞地區比其他國家更明顯的學科性別差異。具體來說,東亞這幾個國家都是升學競爭、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在競爭的升學環境下,制度要求或個人決策都可能讓學生有「必須及早決定『投資』方向」的壓力。學科分流的決定年齡若早,學生缺乏充裕的時間摸索自己的性向,只能遵循傳統或刻板印象。

 

目前,我們並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以完整解釋這個現象。以上假說,未來如果透過比較教育制度、比較移民族群等研究,或許能讓我們得到更充分的瞭解。

 

並不是說有更多的中學生,都表達很高的就讀科學意願,就一定是好事。不過,東亞國家在學科偏好上十分不尋常的性別差異,有可能是科學教育的警訊。如果,「文化」與「制度」這兩隻「看不見的手」,在青少年尚無餘裕探索個人性向的升學競爭當中,就不知不覺縮限了東亞地區男孩與女孩們未來人生發展的可能性,那就是值得關切的問題了!




[1] 使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資料。

 

[2] 我的研究原文為:「高中生選組行為的原因與結果:性別、信念、教師角色與能力發展」。台灣社會學(2013)第25期,頁89-123。

 

[3] 此處所指的能力提升,指標並不限數學測驗分數,尚包括與課程無關的一般分析能力,譬如問題解決能力、生活應用能力等。

 

[4] 關於影響選組行為的可能原因,這份研究也呈現出「性別刻板印象」與「數學老師性別」的影響。不過,本文暫不針對這部分結論深入討論。




編按

本文摘錄陳婉琪教授於「巷仔口社會學」發表的兩篇文章:2015年〈台灣女生不愛讀科學?「世界第一」帶來的驚愕與警訊〉、2013年〈一堵打不破的牆?從高中女生程度落後談起〉。


推薦閱讀:陳婉琪教授發表於《台灣社會學》25期(2013 / 06 / 01,P89 – 123)一文〈高中生選組行為的原因與結果:性別、信念、教師角色與能力發展〉。

 

 

 

1560 最後修改於 %2022.%04.%14

相關項目